毕业了,“大叔大妈”都不愿走
老人不愿意毕业凸显“老年大学”市场供需矛盾
2014年07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7月17日讯(记者 柳斌 实习生 赵宁 通讯员 鲁燕) 17日,由烟台市老年协会成立的烟台银龄学苑首期培训班举办了结业仪式,其实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他们不愿意毕业,他们还想多交点朋友,多学点知识。
  矫希浩老人今年80岁,是银龄学苑书法班的学生,书法对他来说是最大的爱好,但是想找个地方学习书法不大容易,老人说他家住大海阳社区,附近的培训学校报名人数挺多,最后终于在位于莱山的银龄学苑报了名,老人每次“上学”要坐20多站的公交车,中间还要转次车。
  经过20个周的学习,矫希浩老人的书法有了较大的进步,不过4个多月的时间对他来说很短暂,眼看就要毕业了,老人说很不舍。
  “学习书法挺有意思,大家都不想毕业。”矫希浩老人说,老了在家没事干,平时就是看看书报、写写字,在学校学习挺充实,而且能交个朋友。
  毕业了,“大叔大妈”要去哪?李方老人说,她有一群舞伴,利用业余时间可以一块跳跳舞,在她们的圈子里有专门的老师免费交给大家,跳舞对李方老人来说算一个比较有趣的爱好,另外就是等待银龄学苑再开学时报名新的辅导班。
  不过对于矫希浩等老人来说,毕业后的生活就显得有些无聊。“没事干,就是看看书报、写写字,偶尔看看孩子。”矫希浩说。
  65岁的王文川老人说,他平时参加的社会活动比较多,毕业了从心理上比较容易接受,但是对于平时参与活动较少的老人来说,心理确实有点别扭。  在采访中,几乎所有的老年人都觉得在老年大学上课很有意义,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同时希望老年大学入学更方便些,课程更丰富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