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起日照正式入伏,夏季避暑注意事项多
一味贪凉易造成伤风感冒腹泻
2014年07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避暑不是抑暑
  暑热是伏天最明显的特征,恰当纳凉解暑,帮助身体散热,避免中暑就成为了过伏天的首要任务。不过,在炎热的夏季出点汗也会让身体适应季节变化,如果一味地贪凉,躲在空调屋里不出来,或者猛吃冷饮、冷食,反而会影响身体正常的调节,这也就是大夏天反而多见伤风感冒或腹泻患者的原因了。
  按照中医的理论,人体阳气在夏季尤其是伏天,随着皮肤腠理开泄、汗液排泄而旺盛于体表,如果避暑时过分贪凉饮冷,不仅会影响身体正常散热,也会损伤阳气。长时间的空调冷风、没有节制的冷饮、肆意的冷水澡等我们认为很痛快的纳凉方式,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将“寒”带到身体内,同时也将阳气郁遏,从而腐蚀消解了阳气对身体的守卫,发生伤风、咳嗽、胃痛、颈项疼痛、腹泻等等病症。所以,在伏天,我们提倡正常而有节制的避暑,而不是用寒凉来一味抑暑。
暑天锻炼要“轻”
  天气炎热后进行身体锻炼要避开高温时段,进行轻运动。早晨锻炼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傍晚健身有助于睡眠。但是过度锻炼很容易造成人体体温过高,加速脱水,心血管的运氧能力下降,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同时,暑天锻炼还很容易导致中暑,严重损害人的健康。
  可是也不应该长时间躲在空调屋子里不出来,这会使得身体的适应能力下降,更容易患上疾病。要适当的做些“轻运动”,所谓“轻运动”,就是体能消耗少、技术要求低、时间要求松的运动养生方式。以半个小时的运动量为宜,垂钓、步行、练瑜伽、扭秧歌、跳交谊舞都是不错的“轻运动”。
  此外,进行运动的时间超过半个小时,要保证水分的摄入,最好是能够补充含盐分的淡盐水。但饮水不可过量,因为运动后如果大量饮水,会给心脏增加负担。而且大量饮水会导致出汗更多,使盐分进一步流失,容易引发痉挛、抽筋。

  本报记者 彭彦伟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18日日照将正式迎来这个最热的时节。在炎热的三伏天,恰当纳凉解暑,帮助身体散热,避免中暑就成为了过伏天要注意的事情。医生提醒,夏季在避暑的同时不要一味贪凉,一定要注意调节身体,适量运动,保证蛋白质等营养的充足摄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