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不还贷 男子一房多卖被拘
只付首付就转手折价卖出,共骗取现金两百余万
2014年07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开发商出具的说明显示,彭某某涉嫌在薛城一个小区里“买”了四套房子,进行诈骗。 本报记者 袁鹏 摄
      文/片 本报记者 袁鹏 

  今年5月份,市中警方陆续接到关于一男子在房产交易中存在债务问题的举报,虽然每个个案都像是简单的经济纠纷,但是警方却发现,这其实是一个系列诈骗案件。7月14日,警方将嫌犯彭某某抓获,他的诈骗数额已达到两百余万元。
只付首付,再减价出售
  “现在看彭某某比较早的一次作案是在2012年,当时牵扯的是他在市中区御景东方小区的一套房子。”17日,市中刑警一中队李其昌中队长告诉记者,2012年8月份的时候市中区人徐某和王某一起来报案,原来2011年时,徐某花费六十九万余元从彭某某处购买了一处御景东方的房子,而2012年时彭某某又将同一处房产卖给了王某。因此徐某和王某都认为自己对那套房子有所有权,从而产生了纠纷,最后经过法院判决,彭某某将王某支付的购房款还给了王某。
  然而今年5月份开始,市中警方又陆续接到了多起类似的涉及房产问题的举报,矛头都指向了已有劣迹在先的彭某某。“每个举报单拿出来看都像是简单的经济纠纷,而且也有受害者到法院按照经济纠纷提起了民事诉讼,但是把这些事件联系起来就发现,这是一起典型的系列诈骗案件。”李其昌中队长说,彭某某每次行骗的套路都非常类似,首先他会先支付房款的首付以拿到房屋买卖合同,让开发商当他向银行贷款的担保人;然后彭某某会拿着房屋的买卖合同通过网络等渠道发布售房信息,以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向一个或多个买家出售房屋;最后彭某某由于不交房贷,所以银行会向作为担保人的开发商扣款,扣完款之后房屋就自然又“还给了”开发商。
  据了解,如此一来,通过彭某某的一番运作,他只支付了首付的成本就让房子暂且到了他的手里,利用这一时机以低于全款约五六万的价格卖出。收到现金后,彭某某会编造如,“回头咱们再修改一下合同的金额,过户的时候好少交税”之类的理由,拖延交房时间,或者直接对购房人避而不见。
一套房子卖四次,涉嫌诈骗被刑拘
  17日,在市中刑警一中队,记者看到了由薛城凯润花园小区的开发商三鼎房产出具的一份“关于彭某某等人购买三鼎房产的情况说明”。彭某某通过自己及他人的名义,在2010年1月27日和28日两天接连买下了四套凯润花园小区的房子。这些房子均是交了首付、签了购房合同后就没有再按时还房贷,银行都是从作为担保人的开发商那里划扣了房款。
  这些房子作为彭某某准备的诱饵,被他多次用来行骗。记者看到,其中一套房子因为他人之间的纠纷被不同区的法院四次查封,房产证的登记过户也没有办。办案民警解释称,这一套房子被彭某某卖了给至少四个不同的买家,这些买家都认为自己才是房子的所有者,所以才有这么多纠纷。而除了薛城的凯润花园这几套房子,在薛城中央花城也有一套房子被彭某某利用进行了诈骗。
  民警告诉记者,彭某某是市中区人,今年四十岁,曾经正经做过二手房交易的生意,之后还放过高利贷,然后走上了诈骗的道路。“这个人脑子非常活,很会利用别人。”民警说,彭某某被刑拘后还打电话给他的债主们,称他被拘留了需要钱,如果不赶紧拿钱来他以后出不去可能就不能还债主们的钱了。结果还真有债主来,打算给彭某某送钱。
  民警表示,经过初步调查,犯罪嫌疑人彭某某自2011年7月份以来,以卖房子的名义多次进行诈骗,共骗取现金两百余万元,警方正在对这一案件进行进一步调查。同时民警还表示,希望提醒有购房意向的市民,购买房屋涉及金额大,一定要到开发商、注册中介等正规渠道进行购买,切勿贪图便宜,以免上当受骗得不偿失。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