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拥抱大自然
2014年04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毛旭松
 
  晨读新闻看到这样一则报道:一个叫“甜妈”的网友因为孩子写作业《桃花》时,不知道桃花长啥样,什么气味。她索性包下一座山,想让女儿和小伙伴们在体验中认识自然,描绘自然。
  如今的孩子太缺乏接触大自然的机会了,乡间的孩子可能还去田间玩耍,而城里的孩子课余时间接触最多的还是辅导班和电脑。小小年纪就被背负了太多的期待,本应该丰富多彩的童年只剩下单一的颜色。作为家长来说,应该反思急功急利的教育模式是不是有些拔苗助长了。
  可能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像“甜妈”一样大手笔包下一座山,但她至少清醒地意识到课堂在大自然中,在玩耍中身心得到放松也能学到知识。很多家长都在吐槽当前的教育模式存在缺陷,这些吐槽不无道理,可在大环境无法短时间改变的情况下,家长就应该多想办法,从自身的角度去弥补制度的缺陷。如果家长也紧张焦虑无所适从,那么传递给孩子的同样是消极的情绪。
  教育家陶行知提倡“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正是当前我们教育缺失的一面。纸上得来终觉浅,家长引导孩子走进自然,不仅能够锻炼孩子的意志力,还能够增强孩子们的体魄和适应能力。孩子肯定也非常喜欢这样的户外活动,在自然中纵情奔跑本来就是孩子的天性,独立、活泼的性格就是在潜移默化中日渐形成的。
  前段时间最火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了》,相信不少家长看得津津有味,可笑过之余,是不是能够从这档娱乐节目中感悟到些什么。节目中有不少期是爸爸带着孩子们到乡间体验生活,纵然我们买不起一座山,当不了明星家长,但只要我们有引导孩子贴近自然的教育意识,那相信我们的孩子也会很开心很快乐。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