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红高粱》引来千余位“粉丝”
“我爷爷”“我奶奶”的寻根演出
2014年04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王琳 周锦江 
  17日晚上,曾经获得获十艺节文华大奖的舞剧《红高粱》在潍坊大剧院上演,这也是该舞剧首次在他的故事发生地潍坊演出。吸引来从各路赶来的“高粱迷”。当天晚上,大剧院的上座率超过了九成,千余名观众随着演员的精彩歌舞表演,重温了那个跌宕起伏的经典故事。 
  在演出开场前,青岛市歌舞剧院院长、《红高粱》出品人黄港接受了媒体采访,讲述了舞剧院和《红高粱》结缘的经过和编排舞蹈中一些创作灵感。 

《红高粱》回到故乡
  晚上七点半,伴随着厚重肃穆的背景音乐,红与黑为主色调的舞台营造出一种高密东北向独有神秘气氛,极具胶州秧歌元素的舞蹈拉开了以“我奶奶”和“我爷爷”为代表的生活在高粱地里的人们故事的序幕。近两个小时的舞剧《红高粱》分颠轿、野合、祭酒、丰收、屠杀、出殡六大主题鲜明的章节,基本包含小说原著主线情节,塑造了“我爷爷”、“我奶奶”、罗汉大叔等个体人物以及众乡亲英雄群像。 
  “这个舞剧虽说基本以电影故事为主线,但舞蹈才是作品的灵魂。没有电影故事垫底、没有张艺谋式的镜头做背景,依然能让我们观众看得入情入神。”曹小姐是一名舞蹈老师,她说从去年年底开始就听到消息说青岛市歌舞剧院将《红高粱》编排成了舞剧,后来还获得了十艺节文华大奖,她本想着去北京或者青岛观看,但苦于工作较忙一直没有时间,没想到这次居然巡演到了潍坊,达成了她的心愿。曹小姐和她一位同行朋友一起来看的演出,结束后她们从较为专业的角度说了一下“观后感”:上半场的舞段着意呈现的是九儿内心剪不断的纠结与骨子里的那股倔犟。在“颠轿”中,轿夫们拉扯的红绸子紧紧缠绕在九儿身上,表达的是她面对命运的无奈。编导独具匠心,让粗犷的轿夫借用柔软的红绸子完成了颠轿的过程,显现出浓重的民俗礼仪,而九儿在红绸中间的激烈起伏、猛烈摇动,几欲挣脱而不得,这种形式闪现出来的鲜明撞击。下半场九儿大胆释放,“祭酒”中,看到了她的豪迈,“丰收”中,看到了她的娇羞,“屠杀”中,看到了她的义愤,“出殡”中,九儿用大段的独舞完成了对罗汉的祭奠,也完成了她对未来的期盼。 
  通过看这个舞剧真的学到了很多,不管是从舞蹈动作上还是体现方式上。曹小姐说,“抛开《红高粱》这个故事不谈,光看这样一场舞蹈表演也是一种享受。”
高梁地里的火红记忆
  舞剧《红高粱》定于17日晚上7点半开演,很多观众还不到七点就赶到了演出现场,坐在座位上耐心等待着演出开始。“我家是寿光的,为了看这场演出,下午特意跟单位请了假,早早开车赶到这里。”43岁的曾先生带着妻子和17岁的女儿一起来看演出,因为女儿之前对《红高粱》的故事没有过多了解,夫妻二人正在向她讲述故事的大致经过和其中几个主人公。 
  “现在的孩子接触这类影片太少了,应该多看点积极向上的东西。”曾先生的妻子吴女士是一名中学老师,她说自己年轻的时候在电影院里第一次看《红高粱》这部电影时一晚上没有睡着,沉浸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里,既为女主人公的死赶到悲痛伤心,又为人民的反抗精神赶到佩服。“这个故事其实那个年代的产物。” 吴女士说,前不久得知大剧院里要上演舞剧《红高粱》,便赶紧托人从大剧院里买了三张票,叫着女儿一起来看,让她受受教育,感受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有多不容易,珍惜眼下的幸福。 
  记者注意到,当天晚上大剧院里的座位基本上都坐满了,很多观众都是特意从县市区赶来,重温时代经典。在千余位观众里,有一半的人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他们年轻时正好赶上电影版《红高粱》上映,看过后深受震撼。“我和妻子谈恋爱时一起看了电影版《红高粱》,听到舞剧版要在大剧院上演,就赶紧买票来看。”48岁的刘先生小说,他和妻子对《红高粱》有一种特殊的情愫,看这个舞剧后不仅重温了那个经典故事,也仿佛回到了谈恋爱的时候。 
  除了中年人,观众中还有不少老年退休干部。今年72岁的唐老先生在孙子的带领下来看《红高粱》舞剧,他告诉记者自己的老家就在高密,和莫言的老家相距很近,后来到潍坊工作很少回老家,退休后有时间了再回去,却再也不是以前那个样子。他年轻时曾看过《红高粱》这本书,被里面的故事和场景描述深深吸引,后来电影和话剧《红高粱》他都看过,如今听说出了舞剧版,也赶紧让孙子带自己来瞧瞧,“每当接触《红高粱》这个故事,我好像就回到了小时候,感觉离我心目中的老家很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