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青岛市歌舞剧院院长黄港
情定《红高粱》5000万元“金不换”
2014年04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红高粱》舞剧曾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其浓郁的地域特色再加上原著及电影其强的号召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演出正式开始前,青岛市歌舞剧院院长黄港接受了媒体采访,他向大家讲述了青岛市歌舞剧院和《红高粱》结缘经过,已经在编排该舞剧时遇到的种种难题。

  历时三年创造奇迹
  莫言自2010年将原著版权授予青岛歌舞剧院,《红高粱》这部由莫言代表作改编的舞剧,自获得版权至搬上舞台共历时三年,但其间的创作时间只有三个月,这期间又发生了什么呢?原来,在2010年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决定洽谈该剧版权时,就想以此剧争取2013年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的文华奖。不过,由于《红高粱》故事与青岛的城市文化并不相符,以这样一部作品争取奖项很有难度,剧院的排演计划一度被搁置。不想,莫言于2012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红高粱》的舞剧版权立刻身价暴涨。主创团队于2013年4月正式确定,随后投入创排,仅用了三个月时间,该剧于7月底被搬上舞台,并成功地于10月在十艺节上捧得文华大奖、文华编导奖和文华表演奖,简直创造了一个奇迹。 
  “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不久,全国各地都有说客来青岛,想出高价请歌舞剧院转让《红高粱》改编权。”黄港说,其中北京一家公司还提出 “不一次性买断,后期合作分成”的实惠方案,出价5000万元。不过,最终都被他一一回绝了。“、我们亟须的是具有市场前景和影响力的演出项目,《红高粱》就是一个最好的机遇,怎么能够将其拱手相让?”正是黄港当初面对巨大获利时的不为所动,才有今天《红高粱》舞剧的成功。
  该舞剧曾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其浓郁的地域特色再加上原著及电影其强的号召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业内外普遍认为,舞剧的叙事能力不足是天生的。与别的戏剧形式相比,这一点是明显的劣势。从这个意义上讲,舞剧《红高粱》将故事性和戏剧性有意识的“粘合”在一起,以浓烈的地域味道和全新的叙述语言,呈现出一种朴拙多姿的魔幻现实风格样式。 
  看到了极富生命的高梁地
  有人说,电影的《红高粱》实在是太有名,太极致,几乎所有的观众都是带着疑问,能否看到酣畅的颠轿,能否看到痛快的祭酒,能不能看到极富生命力的高粱地? 
  从故事结构来看,舞剧和电影的差别并不大,《颠轿》我爷爷余占敖和我奶奶九儿的初次相识,九儿被以一头驴的价钱许给了烧酒锅的麻疯掌柜,出嫁的时候余占敖是轿夫之一。 
  《野合》同样讲的是第二天回门的路上,高粱地发生的事情,日子慢慢过去,九儿当上了烧酒锅的新掌柜,祭酒的日子里余占敖突然出现,罗汉出走。高粱熟了一茬又一茬,我父亲豆官儿长大了,人们在高粱地里庆祝丰收,却不知道危险将至。鬼子说来就来,罗汉为救豆官儿被杀,九儿也在给罗汉敬酒时中枪。最后一场戏《出殡》,余占敖带着众乡亲毅然迎向鬼子的枪炮。 
  黄港说,剧中祭酒完全是一段男性的阳刚的带有天地这个祭祀,对天的一种崇拜,对地的一种,带一种挥洒的祭祀舞蹈,它完全靠男人的一种肢体去呈现。 
  九儿的泼辣,余占敖的血性和罗汉的隐忍,而在全剧的最后一场戏《出殡》中,血一样的墨水河畔,漫天飞舞的纸钱下,送别亡灵的乡亲们从双膝跪地到弓腰前行,再到昂首挺胸,前仆後继如同一茬又一茬的高粱,迎着鬼子的枪炮而去。 
  正如全剧终时打出的字幕中所写,那个年代激荡在高粱地里的英魂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