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来放流65亿单位苗种
威海放流投入产出比为1:15,4.6万余位渔民直接受益
2014年05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5月29日讯(见习记者 刘洁) 几十名工人有序地把白塑料箱从货车上卸下,500多个箱子整齐码好,等待山东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组织增殖放流。28日,2700余万尾,规格为1厘米的日本对虾苗种投入威海经区崮山镇北海。今年,威海增殖放流活动已经开启,截至目前,环翠区、经区、文登区、乳山市、荣成市已经放流各类苗种近3亿单位。
  威海市自2005年开展渔业资源修复行动以来,累计放流鱼类、虾蟹类、海蜇、贝类等经济类水产苗种65亿单位以上,累计实现回捕总产量11.7万吨、总产值22.6亿元,直接投入产出比达1:15,为渔民增收10.8亿元,直接受益渔民达4.6万。2011年,威海市共放流各类海洋生物苗种12.56亿尾(粒),在全省地级市中排名首位,2012年,威海开展中国对虾、日本对虾、魁蚶、三疣梭子蟹、海蜇、牙鲆、黑鲷、黄盖鲽、虾夷扇贝和松江鲈鱼10个渔业经济品种的增殖放流,在威海湾、双岛湾、阴山湾、靖海湾、五垒岛湾、乳山湾等海域放流各类水产苗共13.2亿单位,放流规模创历史新高。2013年,放流品种为中国对虾、日本对虾、魁蚶、海蜇、真鲷、许氏平鮋和松江鲈鱼等11个经济品种,放流各类水产苗种达13.2亿单位。
  今年,威海将在去年放流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放流规模,放流品种将达到12个,其中市区将首次放流黑鲪。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渔业科工作人员介绍,威海适宜放流的品种较多,根据本地海域生态环境,选择适宜放流的恋礁性鱼类,与人工造礁结合,促进生态性鱼礁项目的开展,改善海底生态环境,增长海洋生物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