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墨歌盛世 润笔造烟霞
2015年11月16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评著名山水画家阮江华的作品
写意海之南——阮江华山水画巡展(济南)
时间:2015年11月21日——27日
地点:山东新闻美术馆
(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大众报业大厦四楼)
主办:大众报业集团、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山东省文联、海南省文联、山东省美协、海南省美协
承办:山东新闻书画院
1963年5月生于海南昌江。1988年毕业于海南大学艺术学院。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海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长城书画院常务理事、海南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海南省书画院副院长、荣获第二届“海南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世纪风华——全国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艺术家。”
南朝画家宗炳言:“圣贤暎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中国古人普遍认为“万趣”与“神思”融合之后,才会物我一体,使自己精神舒畅,并显现出“道”来。我喜欢遍览古今之画,尤其观南画几以为常,但是在当代作品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甚至产生一种难于言表的吸引力的还是阮江华先生的南画山水,因为阮先生的作品让我看到了“万趣”与“神思”的融合、造“景”与造“境”的殊途同归,不能不说这是很多画家很难达到的境界和高度。
透过他的《寄春听牧歌》、《云满山头雾满溪》等一系列作品,可以看见画者对境界体会之淳熟,“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作者于不识不知之中,把绘画技术引进到新的境界。生活中的素材经阮先生之目,加上他的若干想象,再发之于笔端,幻化成牧童歌于牛背、渔樵吟于舟桥、清泉泻于山崖、屋舍栖于林荫的桃源仙境,这确是画者诗心与诗性的流露。
阮先生的作品不属于那种让观者观之无味、不留印象的作品,而是会给人心灵的渗透和感染,细观其貌,我们能发现作者心灵的“虚静”,这份“虚静”是画者最为根本、也是常人难以企及的神圣之境,更是画者心灵与社会、自然、甚至与天地境界的大来大往之地,也是作者仁义道德可以自由出入之地。深睹《黎山秋清泉气香》,神秘玄妙的纵深感向画外无限延展,这份幽静和空无之感,与苏东坡先生的“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相对等、相契合。在这种虚静之中,观者吸收到的,确是不受外界拘束的大自在和大解放。
阮先生的作品更加吸引人的地方还在于,他在画面中巧妙地做到了“笔”“墨”的高度统一、人与画的复沓合拍,尤其在水墨线色的辩证运用中拓展了创作领域。中国画不同于西洋画,我们讲究字如其人、画如其人。李苦禅先生晚年一直讲:“人品不高,落墨无法。”即为此意,同样,今天我们看见的是:大气的人的笔墨显得大气、浑厚的人的笔墨显得浑厚、质朴的人笔墨显得质朴。阮先生为人耿直、爽朗;品格高洁、坦荡,临其人,若饮甘泉、如酌美酒,清风拂面,可谓人如其画,画亦若其人也!
遍观先生之杰作,似乎更多表现南国人恬淡舒适的生活情景,不管是画中的山水亭台、俨然屋舍,还是舟车渔樵、烟岚溪涧,亦或是群鸭戏水、鸟鸣山幽,似乎都在用艺术化、哲理化的笔墨语言邀请观者来望之、来行之、来游之、来居之。
书画艺术,总之是要在真实的世界之外给观者构造一个完美自足的空间,使画者和观者的精神得以栖息。南画一词,董玄宰已言尽其妙,数百年来南画占据画坛之重席。今天的阮先生实现了在吸收前人之所长的基础上将南画推向深入、推向具体的一个大胆跨越,再进一步地讲,他已是南画脉络中“海南画风”的领军人物,2012年8月,“海南当代国画优秀作品展”中他的国画山水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展出。阮先生的作品以椰风海韵、黎村苗寨、南上渔民等极具代表性的海南元素和民俗风情为表现内容,以格调豪迈、气势恢宏、笔墨酣畅、色彩斑斓的笔触热情讴歌和赞美海南,这是他积极投身创作,在社会生活中汲取素材、提炼主题,以生动的笔触、感人的形象开展创作的成果。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观展后对其艺术上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希望其用手中的笔、心中的感情,画更广阔的大海、更美好的自然、更质朴的人文,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扩大海南当代国画在全国的影响,为发扬和发展传统国画艺术作出更大贡献。我也衷心地祝愿阮君在未来的丹青生涯中能继续“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