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名菜的“名人效应”
2015年11月16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戴永夏
2015年7月6日,来华访问的德国总理默克尔专程来到成都神仙树农贸市场,亲自选购食材,兴致勃勃地向川菜大厨学做宫保鸡丁,并在一家著名的川菜馆品尝了这道名菜,对之大加称赞。
默克尔为何对宫保鸡丁如此青睐?这除了此菜品质优良、味道鲜美、声名远扬外,还因它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它的诞生和发展,直接关系到一位历史名人。
宫保鸡丁本来叫油爆鸡丁。因它为清代山东巡抚丁宝桢首创,丁又曾被封为“太子少保”(又称“宫保”),故人们便将此菜冠以丁的封号,改称“宫保鸡丁”。
丁宝桢是贵州平远(今织金)人,清咸丰三年(1853)进士,同治六年(1867)出任山东巡抚。他不但是一个封疆大吏,还是一个讲究烹饪的美食家。在山东巡抚任内,他曾经调用数十名济南名厨,为其烹调各种名菜。据说他宴请客人时,每次宴席上都要上一道油爆鸡丁;而每次这道菜都令客人赞不绝口,备受欢迎。后来,随着这道菜在民间流传,不但名字改叫“宫保鸡丁”,其名气也跟丁宫保的威望密切相关。
按说,一个地方大员,如无特殊功绩,很难名扬四海。丁宝桢正是一个有着特殊功绩的人。他在山东任上,曾干过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在济南杀了慈禧太后宠信的太监安德海,这就使他的影响迅速扩大,并且名垂青史。
那是同治八年(1869)秋天,正“垂帘听政”、权倾一时的慈禧太后,派其最宠信的贴身太监安德海南下江浙采办龙衣。这安德海依仗慈禧的权势,平时弄权纳贿,飞扬跋扈,无所不为。此时又乘船沿运河南下,沿途耀武扬威,敲诈勒索,搞得天怒人怨。当船行至山东境内时,地方官立即上报巡抚丁宝桢。生性刚烈、疾恶如仇的丁宝桢本就痛恨太监干政,接报后便以清宫祖训“太监不得私自离京”为由,派兵将安德海在泰安抓获,星夜解送济南,并火速上报与慈禧太后同时“垂帘听政”的慈安太后。在得到慈安的许可后,立即将安德海绑赴刑场,准备将其正法。就在这时,慈禧太后发来解救安德海的懿旨。两难之中,丁宝桢果断地决定“前门接旨,后门斩首”,立即将安德海处死。眼看生米已煮成熟饭,慈禧太后神通再大也无力挽回。这样一来,丁宝桢智斩安德海的壮举立即震惊朝野,不仅使全国人心大快,也受到曾国藩、李鸿章等重臣的高度赞扬。从此,丁宝桢因敢于“太岁头上动土”而名气飙升,他首创的宫保鸡丁也因之水涨船高,声名远播。
清光绪二年(1876),丁宝桢擢升为四川总督,他又将此菜带入四川。经四川厨师的加工改造,其做法更加讲究,品质更为精良。于是,宫保鸡丁的“户籍”也发生了变化,由正宗的鲁菜变成了地道的川菜。从此,它的名气也更大了。清末以来,随着川菜的广泛流行,宫保鸡丁很快驰名全国,走向世界,成为一道闻名中外的中国名菜。丁宝桢去世后,它还被四川的官员作为贡菜献给皇帝,发展成为御用的名菜。
宫保鸡丁借质优和名气使身价倍增,流传越来越广。与此同时,它又赢得了更多食客的青睐,也吸引了更多名人。在我国,梅兰芳、齐白石、马连良、张友渔、张澜等名人都特别喜欢北京峨眉酒家烹制的宫保鸡丁;曾任国家副总理的习仲勋还把这道菜称作“状元菜”。而在国外,喜欢它的名人也大有人在。据说美国总统克林顿来华访问时,有人问他对中国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他幽默地回答说:“宫保鸡丁”,认为这是非常难得的美味。之后他到四川、上海宴饮,都曾点过宫保鸡丁。又据媒体报道,今年9月22日,罗马教皇方济各访问美国,受到美方高规格接待。然而令负责接待的美方官员想不到的是,这位罗马教皇坚持把午餐的用餐地点定在华盛顿唐人街的一家中餐馆,原因是他最惦记这里烹制的中国名菜宫保鸡丁。
宫保鸡丁受到众多名人的追捧,又产生了更好的良性循环,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这不仅因为名人的名气影响深远,还因有名人送上的锦囊妙计。如2014年9月,英国著名创意产业专家查尔斯?兰德利来到成都。当他品尝了宫保鸡丁等川菜后,便给建议道:“川菜要真正地走向世界,变成成都在全球的一张名片,最重要的是借助背后的故事。其实很多川菜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这其实是美食的历史文化积淀,将这种故事传播出去,就会让全球的人更好地了解川菜……”查尔斯?兰德利的建议,跟川菜推广者的决策不谋而合。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目光远大的四川领导人就着力在打“川菜”这张牌,陆续在香港、泰国、南斯拉夫、也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建起川菜馆,大力宣传和推广宫保鸡丁等川菜的烹饪技艺及其“背后故事”,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川菜在世界的影响,也进一步提高了“天府之国”的知名度。教皇方济各、克林顿等世界名流之所以能对宫保鸡丁情有独钟,与川菜“故事”的广泛传播有着很大关系。
饮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美食名菜又是饮食文化的精粹。让更多的美食名菜及名优特产走向世界,不但是我国对人类的重要贡献,也有利于它们自身的继承发展和发扬光大。为此,借鉴一下宫保鸡丁的“名人效应”,多挖掘、宣传它们“背后的故事”,实在很有必要。
(本文作者为作家、编审)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