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能排水又能储水兼顾雨旱景观
东风东路绿化带首建“海绵”试点
2015年11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1月15日讯(记者 王明婧) 近日,德州市东风东路绿带海绵化改造工程正式启动,建成后将成为全市第一个“海绵式”带状游园。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基层能有效地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又可以适当的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如今“海绵城市”的理念正在逐步走近公众视野,建设具有可吸水的“弹性”道路成为了重要环节。
  据了解,传统的城市建设往往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道、泵站等排水,不仅容易出现积水情况,还使水资源白白流失。此次海绵化改造工程的路段为东风东路南侧岔河东大道至康博大道,整个工程的设计环节由德州市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
  与普通道路不同的是,试点地段的游园路面及广场面层采用了透水沥青,并在两侧加宽30厘米的雨水缓冲带,在地势低洼处就势形成下洼绿地,作为渗塘,用来临时蓄存和引导雨水下渗。在有效蓄水的同时,注重试点路段的美观性,计划在渗塘附近种植耐旱耐湿的紫穗狼尾草、细叶芒、涝峪苔草等观赏草做绿化,兼顾雨旱两季景观。
  同时,将试点路段中用于儿童活动场地的塑胶场地改为沙坑,既便于儿童的活动,又发挥下渗雨水的功能。建成后,雨水将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既有效提高了绿地的排水功能,又增加了绿地的储水功能。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