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一契约不规范消费者维权难
2014年07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今年4月份,济南大学生王刚赶在母亲生日前夕,给在老家巴彦淖尔的母亲快递了一部价值四千多元的三星手机。因为手机没有保价,中途这部手机被寄丢。王刚多次找快递公司协商赔偿事宜,快递公司以合同约定为由,只答应赔偿十倍运费。王刚不同意,向热线12345投诉,被告知无法受理快递投诉,建议向邮政业消费者申诉电话12305投诉。
  王刚拨打了该投诉热线发现,12305热线只能协调解决快递问题,但并无强制执法的权限,且物品丢失的赔付标准对消费者并不利。王刚原本打算找律师,可是衡量了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后便作罢。最终,王刚被迫接受快递公司两千元的赔付。
  快递服务业经常出现的一些纠纷包括:快件丢失、毁损或短少等,快递公司往往会通过公司的《快件运单契约条款》、《契约条款》、《运送服务条款》、《服务契约》、《快递服务协议》等制定一些霸王条款,用以免除经营者的违约责任。
  某快递公司法律顾问表示,契约不规范已是国内快递行业的潜规则。表面上看,消费者有选择快递公司,不接受其合同条款的权利。但是实际上,不论消费者更换哪一家快递公司,都必须被迫接受其快递合同。
难点二 8个人管全济南,监管难
  根据2014年4月山东省邮管局统计,济南市登记在册的包括快递分公司在内的快递公司有123家。
  山东省邮管局一工作人员表示,济南市邮管局相关人员就8个人,让8个人管这么大的市场,管理上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
  记者从12345市民热线调取的电话记录发现,从3月14日到7月14日的三个月里,有关快递问题的咨询和投诉来电记录是1071条。但实际上,12345并不受理快递投诉问题,大多数来电市民被建议拨打12305。
  某业内专家向记者表示,市场规模急剧扩张,而不少省市级的邮政管理部门往往只有几十个编制。监管队伍亟待“扩容”。法律方面也不够健全,是快递业问题繁杂的根本原因。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