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农收益高,何愁农民不“职业”
2015年11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王艳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提到了一个词叫“新型职业农民”,虽然不是新创立的词,但也能从中看出农民、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笔者所在的学校里不乏涉农类专业,比如中草药种植,培养对象也是面向农民。或许在某些层面上,通过教育机构的专业技术指导,加上地方政府尤其是镇一级基层政府的统筹安排和政策扶持,再加上企业化或合作社经营模式的引入,处于核心中的农民也就成了有技能、专业从事种植工作的职业农民。
  事实上,作为经济作物,中草药的种植就反映了农民在单独面临农业生产时的困境。一段时间以来,由于药农缺乏科学的种植知识和技能,市场信息缺乏或滞后,部分中药材已出现严重的品种退化、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农民往往会面临收入锐减或是入不敷出的困境。究其根本,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导致农民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很低,因此,药农也像其他农民一样,常常需要进城打工贴补家用,处于半工半农的状态。如果从职业的角度来看,这些人已经不是职业农民了。
  于是,药农所面临的问题,和姜农、蒜农等有相似之处,除了种植农作物之外,他们还需要考虑市场风险等诸多因素,也就是说有后顾之忧。在笔者看来,如果想让农民成为职业农民,最关键的要保证一点,那就是能让专心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获得相对稳定且可以预见的收益。有了物质上的保证,农民才能脱离半工半农的状态。这样一来,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也会有保障,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其他产业带来稳定。就像中药的产业化,是需要中草药稳定供给的。
  所以说,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各方能否形成合力,给农民创造良好的从业环境,帮他们解除后顾之忧。在这个过程中,技术、资金、政策的支持缺一不可,这就涉及掌握技术的科研机构、掌握资金的企业或融资平台以及地方政府的通力合作。笔者所在的学校,就长期为济南市长清区马山镇提供中草药种植技术指导,这里的中医药文化产业园,就是当地政府主导建设的,由多家中药研究机构负责整体规划,并引入了健康产业方面的企业投资承建。通过土地流转、农民务工、收益分成的方式,辐射带动周边农民种植中药材18000亩,形成了产业链,药农亩产收入也普遍提高三至五倍。其实这就是农业规模化的功效,农民就像生产车间里的工人一样,只要负责种植出高品质的作物,就能保持相对稳定的收益。
  当然,这只是理想的状态,眼下能够形成这种模式的地区,大多在引入规模化之前就已经在农业生产上处于相对优势地位,比如马山镇就是传统的中草药产地。那么,这种“统一种植,统一服务,统一标准,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规模化生产,能否扩大到其他地方,或者说是其他地方是否有某种因素,能否吸引技术、资金和政策形成合力,都给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带来了不可控因素。即便有这样一个特色产品或特色产业,一体化产业链的形成,恐怕也会在土地流转等诸多方面遭遇阻力。不然的话,人们也就不会总在网上看到各种求助信息:某地特色产品丰收,却烂在地里卖不出去。
  归根到底,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无论几方力量参与其中,最关键的仍然是让农民真正从中获利,也只有那些让农民得到好处的模式,才能推广开来。很多时候,农民对规模化经营的抵触,正是因为担心自身利益受损,就像笔者所在的学校最开始给药农提供免费技术指导时,就有人问“你们到底图什么”。的确,学校培训农民,背后是学术项目任务以及相应的科研资金,企业的资金投入,也不可能是单纯做慈善。从中也能看出,参与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的多方力量,都有自身的利益诉求,那么就需要一种力量,找到各方利益的共同点。在这里,科研资金的提供,营商政策的支持,发挥的就是政府的作用了,要补齐农民、农业、农村这块短板,最终考验的仍是政府对农民利益的态度。(作者为山东医药技师学院教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