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清神山:留下神仙的脚印
2014年02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大图:神山玉皇庙大门。  小图:2003年重修玉皇庙碑。
  玉皇大殿中的塑像。
  “神山”上神秘的脚印。
   文/片 马光仁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在长清区归德镇南部山区的永平村东一里之遥有一座方圆500米左右的小山,相对高度不足百米,在长清区这可是一座名山,这山的名字就叫“神山”,山上有座庙,叫玉皇庙。据悉,这山之所以叫“神山”,因为它不仅有着神奇的传说,而且还有着奇特的自然景观。
“神山”其貌不扬 有着美好的现实和传说
  从济南沿经十西路,再顺着220国道南行30公里,便是长清区归德镇坦山山区一带,下公路2公里,有一个村叫永平村,从永平村村北东西大道东行500米,就是“神山”,济菏高速公路正好在“神山”的南边而过。远远地看这座山,并没有什么神奇的感觉。和周边的一些山相比,反倒是觉得这座山太小了些:相对高度不足百米,没有巍峨的山体,也没有什么标志性的建筑。说白了,从外表看,充其量就是一个小山包。
  我们从山的东侧顺着崎岖的山路而上,山坡不算太陡,行100米,就到了“神山”的山顶——“玉皇庙”。庙门是近年重修的,门前,有一块“长清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标志。随行的60岁的永平村党支部书记张树雨告诉我们,2003年永平村和附近10个村群众自发捐资6万余元将玉皇庙修葺一新。
  神山,有着神奇的自然现象。据张树雨介绍,神山周围风水好,每年都风调雨顺,就是大旱之年,这里也能下雨。1989年大旱,很多地方颗粒无收,但在神山周边方圆三公里的范围内,居然连降了好几场雨,粮食大丰收。你说神奇不?
  庙门也是近年重修的,这是一座饱经沧桑的玉皇庙。走进庙门,迎面是几块高大的石碑。有两块是2003年重修时才立起的,上面雕刻着重修的意义和集资人员名单。有5块是旧石碑,其中3块是断裂之后又重新粘好的。细看碑文得知,这座玉皇庙建于金代,距今约有八百余年的历史。据说,早年间庙内石碑林立,均为书法大家手笔。由于曾多次遭受战火摧毁,又经几次重建,石碑损坏不少。近代重建有明崇祯年间、清道光年间以及2003年附近村民筹资重修这三次。
  整座玉皇庙分前后两个院落,前院是一座三开间的大殿——玉皇殿,飞檐斗拱,门前是两根一搂粗方形柱子,漆着朱漆,柱子上写着一副对联,上联是:位居九五越方度员神丘左右历紫垣,下联是:灵统三千秉贞负忠青陵衣冠拜玄虚。
  未进大殿,就已经感受到了当年这座玉皇庙的香火气势。走进大殿,只见香火缭绕,大殿内正中央是铜质金黄色玉皇大帝塑像,1米高的柱台,塑像高2.9米,这尊大帝像是2003年在河北省铸造后“请”来的。大帝座前是金童、玉女和千里眼、顺风耳。大殿内还有十尊塑像,东面是托塔天王、太白金星、天官、地官、水官,西面是二郎真君、文昌帝君、福星、禄星、寿星,尊尊都威武雄壮,惟妙惟肖。据60岁的张树雨介绍,最初的玉皇大帝像是用生铁铸就,庙内铁铸塑像有十几尊,个个栩栩如生,壁画彩绘,巧夺天工,殿内香火缭绕,香客络绎不绝,据说还挺灵验,赐子降福,大旱之年,人们打礁祈雨无不如愿。遗憾的是,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被毁了。虽然最初的玉皇大帝像已经不在了,但大殿内残存的雕有莲花的柱础、依稀可辨的壁画以及那些雕梁画栋,还是让人感受到一股庄严的气氛。
  走出大殿,来到后院的中殿,这里是十王殿,中殿比大殿小得多,面积是大殿的三分之一,也是飞檐斗拱,门口也有两根石柱,石柱上也写有对联,上联:行善事天知地鉴鬼神敬,下联是:做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殿中央是酆都大帝的塑像,酆都大帝又称“酆都北阴大帝”,是道教阴府的最高神灵。东西两边的墙壁上是冥府中的十大鬼王画像。
  中殿后面还有三殿是碧霞祠,殿房与中殿相同,殿内有泰山奶奶、马山奶奶、五峰奶奶、送子娘娘、眼光娘娘的塑像,每尊塑像前都摆满了贡品和人们还愿所送的布衫。
  提起神山的来历,张树雨侃侃而谈。很早很早以前,王母娘娘路过这里的时候,发现一大片桃花林,顿生爱意,便将东海三山中的一座山,投在此处。从此,这里便有了神山。
  至于山顶上的玉皇庙,民间的传说更为神奇。当年人们有感于上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无灾疫,欲在坦山之阳神山北3里之外的一座山上建一座玉皇殿,因为山顶上有一块极为平坦的地,很利于建庙。人们搭起了祭台,备好三牲,写好告天文书,正要上香祭奠之际,一阵清风把祭台上的文书吹上了天,跪拜的村民们慌了神。有胆大的人,起身观望,发现那一纸文书随风向东南方向飘去。人们寻觅文书的踪迹,结果在现在建有玉皇殿的位置发现了。人们顺从天意,在“神山”扎起了祭台,重置三牲祭奠。
奇特的自然景观 留下千古之谜
  神山的神奇之处,不单纯是这些带有神秘色彩的传说,还有一些奇特的自然现象。我们来到神山的山南侧。这里有一大片青石。在青石上密密麻麻地分布着一些类似人和马的脚印的印记。这,就是村民们所说的“神仙的脚印”。
  这些印记,有些的确和人的脚印相仿。我们在其中的一个“脚印”前驻足,用自己的脚在这“脚印”上比量了一下,大小正合适。仔细地察看这些“脚印”:长约20多厘米,宽约七八厘米,这些“脚印”看似青石上的花纹,但不同的是,这些花纹要比青石的表面要低一些,凹下去约一二厘米。有些还呈圆形。村民们称这些圆形的为马蹄印。
  这些“脚印”是怎么形成的呢?相传,当年在建玉皇庙的过程中,有位看工地的人夜间做了个梦。梦见太白金星告诉他,明天晚上,山下有人来送金子,你要将这些金子留下,用来塑玉皇大帝的金身。第二天,这名看工地的人醒来后,把这个梦和大伙说了。等到晚上,果见一行人,这些人身穿红袍,骑着红马。前面的吹吹打打,后面的赶着马车,车上载有很多金子。这些人个个长得慈眉善目,善良的村民们,不忍心出手,心想,咱们集资建庙办的是善事,抢人家财物良心何在?于是眼睁睁看着这仙家从山前过去了。当天晚上,这看工地的人,又做了一个梦。在梦中,太白金星埋怨他没按照他说的去做。同时,又告诉他,明天晚上,还有一队人马从此路过,这是来送银子的,希望他们将银子留下。第二天晚上,村民们下了决心,带着铁锨、锄头等工具,等在山脚下的树林里。果然,又来了一队人马,这群人身穿白袍,骑着白马。看看这群人,个个面善,村民们又没忍心,眼看着这些人路过。当天晚上,看工地的人又做了个梦,在梦中,太白金星再次埋怨村民们没有听话,同时,又称,明天晚上,还有一路人马路过山脚下,希望村民们不要错过这最后一次机会。第二天晚上,果然又来了一队人马,这次这些人都穿着黑袍,骑着黑马。个个面目狰狞,非善良之辈,村民们狠了狠心,呼喊着冲出林子。谁知,那群黑袍人撂下随身的行李,很快就跑得没影了。村民们上前一看,原来是成堆的铁块。就这样,村民们用这些铁铸成了玉皇大帝的像,供在了玉皇庙里。从那以后,村民们发现,神山南侧的青石板路上,多了些脚印以及马蹄印。村民们认为,这就是那些神仙们送铁时留下的。
  神山保佑了山区农民,在人们的心目中,“神”是一种美好的向往和寄托。正是有了这些美好的传说,神山才越发神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