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父亲打死母亲,她自闭了
好心人为海阳15岁女孩筑起爱巢,接到家中长期抚养
2014年02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孙淑玉

  目睹了患病的父亲失手将母亲打死后,海阳15岁女孩肖梅(化名)就再也没睡过安稳觉。寄养在姨妈家的一年多时间里,这个原本爱说爱笑的孩子几乎再没抬眼看过人。
  本是替朋友寻找帮扶对象的高女士得知情况后,多次到肖梅家中看望。知道朋友暂时没精力照顾肖梅时,她干脆将这个让人疼惜的“小女儿”接到了家里长期抚养,想给孩子换个环境,让她好好长大。
母亲去世后,女孩整夜不敢睡觉
  穿着居家服坐在宽敞明亮的客厅翻看课外书时,15岁的肖梅几乎忘掉了在老家时那些不愿回首的往事。阳光暖暖地照进来,旁边的哥哥守在电脑前玩游戏,一切看上去安详而幸福。
  间或,她还会低声和义工说如果哥哥回去上班,自己在家就显得孤单了。抬眼看人、主动和人交流,是过去一年多时间里肖梅不曾跨越的心理障碍。
  前年大年初一,查出患病的父亲因琐事和母亲吵了起来,失手将母亲打死,这一幕被肖梅看到后,她的世界里就再没了笑容,变得越来越自闭。整夜整夜不敢睡觉,肖梅见了人也总是低着头紧张地咬嘴唇。父亲判刑后,50多岁的姨妈试图将她接到家中抚养,但依然无法减轻她的恐慌。
  同母异父的姐姐担心肖梅的精神状况,带她辗转找到心理医生治疗,也只能暂时缓解她的精神压力。
被孩子触动,好心人认下“女儿”
  肖梅的状况引起学校老师的注意,眼见孩子随时都有辍学的可能,她悄悄联系了扬帆助学服务队的义工。
  去年11月,义工们带着好心人送的书包、文具、巧克力等来到肖梅姨妈家时,写完作业的她正坐在炕上看书。内向的肖梅不爱说话,只在收到礼物时眼睛里亮了一下,随即低头拆巧克力包装。打开后,肖梅舍不得吃,想再重新包回去,却费了不少力。
  这是高女士第一次见到肖梅的场景。孩子低着头、咬着嘴唇反复拆装巧克力的情景让她心疼了很久。本是想替在大学任教的朋友寻找帮扶对象,可看到孩子的一瞬间,高女士被触动了,忍不住想多给这孩子一些关爱。
  回来的途中,她一直挣扎。当得知朋友的孩子刚从国外回来,暂时没精力照顾肖梅时,她陡然轻松起来。“这孩子跟我有缘,不行就我来照顾吧。”
  许是觉得亲切,略自闭的肖梅竟坦然接受了这个新妈妈。当高女士再来到肖梅的姨妈家,询问是否愿意随她回烟台市区生活时,肖梅看了一眼姐姐,低头小声而坚定地说了句“愿意”。
想给她更多关爱 让她好好长大
  从海阳得到准确的答复后,高女士忙着给肖梅办理转学等手续。17日,一切准备妥当后,她又赶往肖梅老家,将“小女儿”接了过来。
  在高女士外出上班的日子里,在广州工作回家休年假的儿子和肖梅就成了玩伴。兄妹俩坐在客厅各自玩各的,也不多说话,但这温暖的场景却让肖梅感到很舒服。哥哥回广州的日子近了,肖梅一度担心哥哥走后自己在家会孤独。
  这一切高女士看在眼里。把“小女儿”接回家后,她不是没有顾虑。担心孩子没办法适应新的环境,春节前夕,她还特意先把肖梅接过来小住了一阵,母女俩磨合了近一周,她又跟儿子讲对待妹妹的各种细节,如今看着俩孩子自如相处,她终于松了口气。
  “我就想给她换个环境,让她好好长大。”肖梅新换的学校25日才开学,高女士已经开始担心“小女儿”是否能融入新的学习环境,但她和儿子愿意一直陪伴在“小女儿”的身边,给她更多爱和鼓励。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