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院建好了,车位却不够用
代表热议医院规划缺陷,卫生资源配置标准今年出台
2014年02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2月20日讯(记者 杨林) 刚盖起来的医院停不下车、应付不了突增的病号,岛城多家医院改扩建频出类似问题。不少人大代表反映,目前青岛的医院规划存在短板。
  20日上午,在人大代表团市北一组讨论中,市人大代表、山东鲁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晓丽与各位代表分享了自己在青岛的就医感受。
  陈晓丽称,近些年来感受到青岛市政府在大力发展医疗,妇儿医院、海慈医院、市立医院等老牌医院纷纷更新了自己的硬件设施,还引进了山大齐鲁医院等高端医疗资源,青岛的医疗市场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
  “但青岛对一些医院的规划留有遗憾。”陈晓丽举例说,妇儿医院原来在铁山路时规模并不大,迁到洪山坡后规模扩大了十几倍,也更漂亮了,没想到停车位又跟不上需求了,去妇儿医院停车成了一件麻烦事。
  据了解,青岛市妇儿医院2013年预计年门诊量120万,最终突破了150万。从2003年门诊量23万人次到2013年的150万人次,10年翻了7倍。2013年末的一场流感曾导致妇儿医院门诊量暴涨,一度超出了医院的接诊能力,这些情况在当初布局新妇儿医院时都是想象不到的。
  “新医院的发展往往预测不准。”岛城一位从医多年的医生称,2011年,青大附院黄岛院区开业时,不少人还嫌新医院盖得太大,对其前景也不看好。而目前青大附院黄岛院区病床供不应求,反倒成了辐射西海岸、日照的一个医疗中心。
  “政府一定要重视医院的规划,尤其是在居住密集的市区内布局医院更要充分考虑。”陈晓丽说。
  对于医疗资源的配置问题,记者从青岛市卫生局获悉,今年,青岛市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即将出台,修订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确定公立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包括基本建设、设备购置、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等),年底前向社会公布并组织实施。作为各级政府落实保民生责任的刚性指标,各区市也将做好辖区的卫生资源配置规划。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