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舌之快的满足
2014年12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文/溜溜

  鲁迅文章里曾经出现过这样一个人物,他叫阿Q,被无赖欺负后心中郁闷,迎面碰到了死对头“假洋鬼子”,阿Q一不留神骂了句“秃驴”,“假洋鬼子”拿了棍追过来,大喊“骂谁呢”,阿Q赶紧指向旁边一小孩。但“假洋鬼子”还是把他痛打一顿,摸着红肿的头,阿Q又遇到了小尼姑,“终于可以出口气了”,于是阿Q对手无寸铁的的小尼姑一通嘲弄,乘了一时口舌之快,然后满心欢喜地离去。
  阿Q只是喧闹市井中一介草根,“欺软怕硬”“口舌之快”都是他惯用的伎俩,其实,这种现象直到今天也是源远流长。在人生的竞赛场上,经常看到孱弱的选手被强势的那位PK掉,无能的被有能的打垮。无论怎样,败下阵的总是怒火中烧,愤愤不平,却又无可奈何。其实,此时此刻也不妨效仿一下阿Q,痛痛快快发泄几句,至少图个口舌之快。
  “欺软怕硬,说大话。”听起来似乎是贬义词,可从心理学角度看,却是人的本性之一。人们为了适应周围环境、避免遭遇打击和失败,这种心理情景可能是一种必要的生存策略。另外,“说几句大话”也无伤大雅,却能够成就自尊,获得释放,缓解内心的压抑感。
  但是,“欺软怕硬,说大话”若成为一种循环和常态,社会的正常秩序将会被打破。因此,这种心理仅仅作为生活的调味品,不可多吃,不宜常吃,我们还是要培养正常的心理机能,强者自强,弱者补弱,方能发挥自身价值,得到社会认可。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阿Q,为的是受欺负的时候,用这种口舌之快的方式舔舐伤口。说到底就是渴望当遭遇“假洋鬼子”的时候,能有一双温暖的手慰藉我们脆弱的心灵。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