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感冒是特效奇药还是洪水猛兽?
抗生素纠结ing,打还是不打?
2014年12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7日,青大附院儿科输液大厅。  杨林 摄
     近期的一场流感,让不少孩子都中招,医院里患儿已人满为患。每到流感季,抗生素的使用是不少家长心里的一道坎。目前,抗生素的“家底”越揭越多,但很多家长仍然存在不少抗生素的使用误区,甚至有的家长走向坚决不用一点抗生素的极端。家长对抗生素存在哪些错误的观点,本期我们来聊一聊。
  “孩子感染了耐药菌,治一次肺炎换了好几种药。”市民孙女士的孩子连续发烧7天,吃了三天药、打了四天针仍然不退烧。在妇儿医院,孙女士的孩子被诊断为细菌感染合并流感。“一开始用头孢和阿奇,后来用头孢和红霉素都不管用,最后用上了斯沃才退烧,医生说孩子感染了耐药菌。”
  抗生素滥用存危害,到底给不给孩子用抗生素,家长的态度目前往两个极端发展。青岛市妇儿医院门诊部主任刘敬东说,一种家长认为抗生素是感冒发烧的特效药,发烧必用。另一种视抗生素为洪水猛兽,无论宝宝的病情如何,坚决抵制使用,用抗生素如同用毒药。刘敬东总结抗生素使用的7个错误观点。
孩子用抗生素七个误区
  错误一:
一种不管用马上换另一种

  刘敬东说,抗生素发挥功效的前提是药物在血液里的浓度,即血药浓度达到有效水平,因此立竿见影的效果虽然不少见,但指望使用抗生素后马上药到病除也是不切实际的。如果抗生素疗效不明显,先要考虑用药时间是否足够。提早换药不光无助于病情的好转,而且会造成细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另外,“一旦见效马上停药”也是非常错误的。抗生素有其使用的疗程,如果“见效停药”,不光治不好病反而会因为残余的细菌作怪而使病情反复。
  刘敬东提醒,如果医生确定要用抗生素,就要足量和足疗程地用,切忌半途而废。
错误二:
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刘敬东说,目前,国内抗生素滥用情况比较普遍,不仅普通百姓认为用抗生素能预防感染,就连一些专业医生也这么认为。在门诊,经常有医生不问青红皂白,就给宝宝开上一堆抗生素;手术后宝宝没有感染迹象,有些医生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其实这样做达不到预防的效果,而滥用的后果只能是细菌耐药性越来越严重,感染越来越难以控制。
错误三:
几种抗生素一起用

  有的家长认为宝宝生病最好同时多用几种抗生素,这样可以防止细菌漏网。其实,临床上如果没有明确的治疗指征,不宜联合应用抗生素,而且对非专业人士来说,更不能擅自联用。不合理的联用抗生素,不仅不能增加疗效,反而会导致更多的不良反应发生。
错误四:
宝宝服药剂量是成人的一半

  宝宝用抗生素的剂量不能简单地换算为成人剂量的一半。抗生素的使用必须有个限度和范围,用量大了副作用会增大;用量太少达不到一定的浓度,体内细菌没有被彻底杀死,不仅容易复发,而且也更容易造成耐药。因此,使用抗生素一定要遵医嘱,剂量要准确,疗程要足够,这样才能保证抗生素的最大效应。
错误五:
感冒发烧输液治疗

  很多家长担心宝宝感冒发烧引起其他病症或希望“尽快好转”,特意要求医生使用抗生素输液,结果不仅导致医疗费用增加,更严重的是细菌耐药性增加。其实,感冒和发烧并不是一回事。感冒可引起发烧,但有发烧未必都是感冒;通常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病毒没有效果。
错误六:
静脉比口服抗生素吸收好

  刘敬东解释,我们大多数人所遇到的感染往往属于轻中度感染,轻中度感染所应用的抗生素生物利用度(指药物口服后被人体真正吸收利用部分的百分比)往往较高,因此口服和静脉应用的疗效差异不大,静脉应用只会增加过敏反应、输注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
  至于为什么危重症患者、部分严重感染患者往往静脉应用抗生素,有这样几点原因:①危重症患者大多数无法口服抗生素制剂;②尽管大多数抗生素的生物利用度较高,但单凭口服抗生素,由于生物利用度、食物延迟吸收等原因,仍然无法达到治疗严重疾病所需的血药浓度,因此仍需静滴给药;③很多用于重度感染、耐多药感染的抗生素,生物利用度极低或口服根本不吸收,因此只能静滴给药(当然有极少数用于重症感染的抗生素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可以口服应用)。
错误七:
家庭药箱常备抗生素

  刘敬东说,每次出门诊总会遇到这样的患者,要求多开几天的抗生素,以备不时之需。对于这种要求,医生们并不支持。一种抗生素不能包治百病,这次得病这种抗生素有效,下次得病这种抗生素未必就有效。因此,针对不同的感染需要使用不同的抗生素,而这些知识必须是受过专业培训的医生才能掌握,家长随意给宝宝使用抗生素不仅难以对症下药、耽误病情,而且还会增加抗生素耐药的机会。

抗生素应用的注意事项
  一、青霉素类
  青霉素类抗生素在生活中比较常见,除了较为少见的青霉素钠(青霉素G)和青霉素V钾以外,这类药物的名字中都会带有“西林”字样,这类药物的注意事项有:
  过敏反应: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前需进行皮试,阳性者原则上禁用(梅毒患者需做脱敏治疗后使用),曾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即使此前的过敏反应很轻微,再次使用仍可导致有生命危险的过敏性休克。
  皮疹:服用阿莫西林和氨苄西林的患者如果恰好感染了EB病毒(一种常见的病毒),就会发生类似于过敏反应的皮疹。不过这种皮疹并非过敏所致,发生这种皮疹的患者以后依然可以服用青霉素类药物。
二、头孢菌素类
  头孢菌素类由于过敏几率要远低于青霉素类,且抗菌效果更好,医生一般将其用作青霉素类的替代品,这类药物的名字中会带有“头孢”二字。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注意事项如下:
  过敏反应:头孢菌素类制剂也会发生过敏反应,且与青霉素类具有部分交叉性,即青霉素过敏患者可能对头孢菌素过敏,头孢菌素过敏患者可能对青霉素过敏。静脉或肌肉应用头孢菌素类之前需做皮试,口服头孢菌素类之前需仔细回忆是否有头孢菌素类或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对两类中任何一种药物过敏,即不能使用所有药物(淋病患者需做脱敏治疗后使用)。
  双硫仑样反应:服用部分头孢菌素类药物后不能饮酒,因这些药物会与酒精发生相互作用,使人身体不适,甚至引发严重症状,这被称为“双硫仑样反应”。
三、大环内酯类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近些年来得到广泛应用的新型抗生素,主要用来治疗轻度感染,常见的种类有红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等。此类抗生素的注意事项有:
  腹泻:红霉素可以通过作用于促进胃肠道蠕动的激素——胃动素,从而引起胃肠道非生理性的蠕动,导致腹泻和呕吐。避免这一效应可以选用阿奇霉素或克拉霉素,但后二者同样具有一定的胃肠道副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红霉素和克拉霉素可干扰部分药物的代谢,如果恰好将其与受干扰的药物同时服用,便可能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服用这两种药物期间如需服用其他药物,请务必咨询医生。
四、氟喹诺酮类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同样属于新型抗生素,在近些年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类药物的名字中一般以“沙星”结尾。此类药物的注意事项如下:
  关节损害:由于可能导致关节软骨损害,所有氟喹诺酮类药物禁用于18岁以下儿童,唯一例外的情况是用于6个月以上患者的鼠疫或炭疽。
  其他:服用环丙沙星时不应饮用牛奶,因牛奶可降低其生物利用度。氟喹诺酮类药物可能导致毒品(阿片类)尿检假阳性。
 头条链接 
什么是抗生素 
  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现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转基因工程菌培养液中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目前已知天然抗生素不下万种。
  自1943年以来,青霉素应用于临床,现抗生素的种类已达几千种。在临床上常用的有几百种。其主要是从微生物的培养液中提取的或者用合成、半合成方法制造。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