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绿色产业实现“近零碳排放”
2015年10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刘德峰 张頔    

  公报提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
  “生态文明一方面是借助技术上的创新来实现低碳循环发展,另一方面理念上也要创新,努力通过产业化来实现绿色发展。”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29日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要实现公报中提出的“近零碳排放”,除了对传统工业企业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之外,更要注重对新能源等绿色产业的培育。
  记者从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了解到,作为人口众多的工业大省,山东已没有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进行工业化所需要的那种充裕的资源和环境条件,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把握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占领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绿色技术制高点。这是山东发挥后发优势的关键,也是山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题中之义。
  长期研究零碳排放的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朱维群介绍,传统工业、传统煤化工和新型煤化工生产过程都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资料显示,生产1吨铝锭大约需要消耗6吨铝矾土和10吨煤,产生15吨的废弃物,新型煤化工如煤制油、煤制天然气和煤制烯烃都是在煤制甲醇基础上进行的,也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
  目前太阳能、风能、核电等新能源的利用越来越广泛,但新能源实现产业化并最终替代石油、煤炭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绿色产业的范畴并不局限在新能源,如果生产中能直接将二氧化碳封存在产品中,在生产过程中不排放二氧化碳,那煤炭工业未必就一定是高排放。
  据介绍,煤的化学利用过程如煤制合成氨、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等,一般都有高纯度的氮气、氢气、二氧化碳等原料,通过改变反应过程和目标产品即可实现反应产物三嗪醇,将本应排放的二氧化碳封存利用,
  以煤为原料开发三嗪醇产品就可形成零碳排放的煤炭清洁利用路线。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