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所学校共捐赠1000余本图书
列名单、摆“心”形姿势传爱心
2015年10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济阳十中的学生为留守儿童捐赠图书。  记者 梁越 摄
  ◤实验小学学生摆出“心”形传递爱心。  记者 梁越 摄
   本报记者 梁越 通讯员 王洪军 丁言珍
  27日、28日,本报联合济阳县教体局发起的“爱心书屋”大型公益捐书活动再次受到济阳十中和实验小学的欢迎,两所学校部分学生共向留守儿童捐赠了1000余本书籍,并希望留守儿童能获取书中的精髓,考上理想的大学。
济阳十中捐赠700余本书籍
  27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济阳十中,看到七年级的学生均捧着图书站在教学楼前,交流每个人捐赠图书的书名。“你看我捐赠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不如我的好,我要捐的是《鲁滨逊漂流记》,更励志!”
  “我没有选择捐赠名著,而是选择了一本《日记大全》。”七年级十一班学生马珂晗说,这本书是自己在六年级时购买的,平时将它放在书桌的一旁,已不记得究竟读了多少遍,希望这本书能帮助留守儿童开阔视野。
  七年级四班的于航海则捐赠了《点亮小橘灯》,“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暑假期间也阅读了很多遍,一直将它保护得很好,今天我把它捐赠给留守儿童,希望能增强他们的写作能力,学习到书中的精髓。”
  此外,为让留守儿童更加了解捐赠学生的个人信息,每个班级还将每名同学的姓名、捐赠的书目写到纸上。“七年级一班,李杨《黄瓜国王》、张冰冰《天使的铃铛》,七年级三班王睿哲《文化苦旅》、七年级五班……”写满姓名和书名的九张A4纸均传递着炽热的爱心。
  据统计,济阳十中七年级学生共为留守儿童捐赠700余本书籍,希望留守儿童能获取书中的精髓,升入理想的学府。
实验小学捐出300余本图书
  28日上午,济阳县实验小学的学生又为留守儿童捐赠图书,献出自己的一分爱心。“上周老师就告诉我们了,我就在家中精选图书,最终选出《100个创新故事》这本书,希望能够开发留守儿童的思维。”五年级学生陈明明说。
  “我回家后和爸爸妈妈说起这件事,他们也很支持呀,并教育我做人一定要有爱心,心怀感恩之情,最后我将我最喜欢的《名人传》捐赠给留守儿童,希望他们也能感受社会的温暖。”六年级学生王恩加说。
  五年级学生李阳阳称,平时自己的数学成绩一般。“有些题目不会做,我就买了一本数学题解,不用问家长自己看书也能解决。希望得到本书籍的留守儿童也能迅速解答难题,即使没有家长的辅导也不用担心了。”
  此外,捐赠图书的学生为表达对留守儿童的一片爱心,他们还自发抱起图书并摆出“心”形。据统计,实验小学学生共为留守儿童捐赠300余本图书。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