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推进民生服务民生软硬件提升
文东4个社区办公用房将扩容
2015年10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讯(记者 崔岩 通讯员 昝璐) 为确保全年惠民工程落到实处,进入今年第四季度,文化东路街道立足四个方面对民生工作进行梳理,强化工作举措,全面扎实推进,在保障好居民基本生活的基础上,尽力做好解民忧、惠民生的各项工作。
  “首先是扎实推进为民服务平台建设。”文东街道办事处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坚持抓好民生软硬件提升建设,重点突破街道综合为民服务中心和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建设两个难点,完善公共服务功能,拓宽为民服务领域。
  社区层面,通过收回自有房产、自主腾空置换、挖掘辖区资源、寻求单位支持等办法,下辖13个社区已有5个达到3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办公服务用房标准,年内师东新村、山师东路、山大路和羊头峪4个社区也将按计划实现面积达标;街道层面,总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已部分投入使用,三至六层综合性文化惠民中心及托老服务中心正在装修改造中。
  其次,扎实开展扶危济困专项行动。进一步做好低保、残疾人、困难、大病、失业党员群众等弱势群体帮扶救助工作,确保区委、区政府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今年以来先后为困难群众发放各类救助款物60余万元,对59户低收入家庭、84户低保户进行认定,实现了动态管理、应保尽保;开展两期技能培训,为11名残疾人安排就业。
  再次,加快推进托老服务项目进程。为辖区134名60岁以上老人申请了居家养老,提供免费家政服务,同时在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四至六层及师东新村、山师东路、山大路、羊头峪、环山路社区打造精品化、便捷化的社区医疗服务和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以保证老年人日间需求;为辖区1882名8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长寿补贴近200万元,将12名生活困难老年人纳入低保范围,为辖区11838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赠送“银龄安康保险”。
  最后,突出抓好就业再就业服务。健全职业技能培训机制,以社区课堂为平台,建立订单式培训模式,登记408家单位1402个招聘岗位数,成功推荐443人实现就业,对辖区271名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进行动态管理,协助办理小额贷款11户、110万元。截至目前,实现就业再就业2141人,完成年计划的155.1%。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