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之心
2015年10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翟文伟

  生活有时候很有意思,你觉得是这样,老子的《道德经》往往觉得是那样。比如当你看到了一个人很厉害,不可一世的时候,老子却看到他已经快要大祸临头了;而当你看到一个人很无助,穷困潦倒之时,老子却看到他马上要一鸣惊人了。这叫“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教育孩子也是这样,当我们所有人以为是大人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老子却说是孩子在教育我们大人,号召我们向孩子学习。
  《道德经》仅仅五千言,却多次提到孩子,如“圣人皆孩子之”,“含德之厚,比如赤子”,“复归于婴儿”,等等。尤其是道德经五十五章,通篇讲婴儿,让我们来看看原文:“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这段文章的大体意思就是说:道德涵养浑厚的人,就好比初生的婴孩。毒虫不螫他,猛兽不伤害他,凶恶的鸟不搏击他。他的筋骨柔弱,但拳头却握得很牢固。他虽然不知道男女的交合之事,但他的小生殖器却勃然举起,这是因为精气充沛的缘故。他整天啼哭,但嗓子却不会沙哑,这是因为和气纯厚的缘故。
  你看,《道德经》的威力就在这里,当所有人都在问道过程中迷惑的时候,老子说看看孩子就明白了。难怪微信中有一位曾经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的妈妈发出这样的呼吁:“我们有什么权利教育孩子,他是比我们更高一级的生命,我们学习还来不及。”我个人也认为:孩子如花朵,如庄稼,如树木,过分的“浇育”未必合适。他更需要的是体会天地四时的变化,阳光雨露的滋润和向这个世界呈现他独特的美丽。这个世界上,我们只是狭义上孩子的亲生父母,孩子真正的亲生父母是天地,天为大父,地为大母,在大父大母的怀里,天地万物是他的兄弟姐妹,因此毒虫不螫他,猛兽不伤害他,凶恶的鸟不搏击他。所以我们如果想真正的让孩子成为栋梁之才,有一天能够“参天耸立,根深蒂固”,就必须让他回到真正父母的怀中,让他感受天行健和地势坤的力量,这样他才能自强不息,才能厚德载物,才能和天地万物和谐相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