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20151023/T02/T02_T02_0377.jpg)
1995年1月3日18时,济南和平路煤气管道发生爆炸,人行道被炸成大沟,一辆摩托车被爆炸气流掀飞,挂在了旁边门头房的门框上。
本报记者 王鸿光 摄
编者按
前段时间,我们的美女记者王媛做了个内部演讲,题目叫“老头们迎来第二春”,这里的“老头”说的是齐鲁晚报的几位资深摄影记者。27年间,曾经意气风发的小青年们头也秃了,肚也凸了,都由“小徐”“小周”“小戴”变成了“徐老”“周老”“戴老”了。不变的则是他们的镜头,和镜头后的初心。
27年,光影流转,晚报记者的镜头定格震撼的瞬间,记录身边的故事。你若去寻那无声的岁月,不用忙,必在他们的镜头里。
本报记者 戴伟
你去问老济南,没几个不对20年前的和平路大爆炸记忆犹新的。
1995年,我还是一个刚入报社没几年的新人。那年的1月3日下午,我约了几个朋友在单位附近的月光餐厅吃饭,进门刚坐下,就隐约听到几声闷响,接着腰间的传呼机就响了,朋友来信:“和平路煤气管道爆炸。”看到这几个字我就蒙了,一口饭没吃就跑回办公室拿相机,再沿着山师东路向北跑。
这时的和平路已完全变了样子,路南一侧的人行道炸出一条大沟,十几米宽的大马路全被瓦砾和碎玻璃覆盖。一辆面的被炸得四轮朝天,一辆摩托车飞到了旁边的门头房门框上。
我和几名同事沿着和平路反复走,深夜12点再去医院采访,采访完再回报社冲洗照片,忙得一夜没睡。
如今的和平路宽敞、熙攘,早已不见了当年的影子。但20年前的这起事故造成13人遇难,犹如这座城的一道疤,时刻警醒着人们不可对城市安全放松警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