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他圆梦,让我们倍感荣幸
“业余通讯员”25年前上过一版,今天希望得到编辑记者签名采访本
2015年10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编辑正在给读者王圣岐签名。 本报记者 高寒 摄
   本报记者 高寒
  在梦想征集过程中,一封来自滨州沾化的邮件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位名为王圣歧的读者的愿望很简单,也很特别,就是想要一本有晚报编辑、记者签名的采访本。而在看到他的故事后,这样一个最简单、最可爱的愿望,我们哪有理由不去实现。

  自己上了报纸
才开始知道晚报

  王圣岐第一次知道《齐鲁晚报》是在1990年,那年“五一”节前的一天上午,沾化县委宣传部宋干事给他打去电话,说他参与写作的稿件被《齐鲁晚报》采用了。王圣岐当时得知,《齐鲁晚报》创刊时间不长,属于省一级报纸,稿件安排在4月12日一版,分量不轻。
  听到这个消息,王圣岐当晚便骑自行车来到宋干事的宿舍,看到了一份飘着油墨芳香的《齐鲁晚报》。而在一版显要位置,《灰鹤落难 职工掏钱救护捐献国家》一稿赫然映入眼帘。原来就在几天前,一个农民提着一只受伤的灰鹤在市场上高声叫卖,路经此地的两位职工上前制止,因为他们知道灰鹤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谁知这个老农置之不理,俩人一商量,自己掏钱买了下来,想把灰鹤交到省城。单位领导听说后很重视,指派专人驱车几百公里把这只受伤的灰鹤送到了济南金牛公园。王圣岐一见变成铅字的稿件,那种莫名的激动油然而生。
  从那以后,王圣岐便与《齐鲁晚报》结缘。每有闲暇时间,他都跑到宣传部新闻科浏览读报。王圣岐觉得,在当时的条件下大部分报纸中规中矩,《齐鲁晚报》与其他报纸的办报风格迥然不同。“她以报道社会新闻见长,很耐看。”之后,他把晚报推荐给了单位的图书室管理员,管理员看后连连说好。趁着热乎劲儿,王圣岐向管理员提议,在单位图书室里最好订上一份,也让职工们看看。从此,单位的图书室里多了一份《齐鲁晚报》。
  后来,他开始留意周围发生的新闻,碰到一些有价值的新闻线索,马上去了解、采访,写成稿件后马上寄往报社。其间他采写了不少新闻稿件,被市级以上新闻单位采用的不少,可却没有登在晚报上的。
一篇报道
产生巨大反响

  王圣岐第二次在《齐鲁晚报》发表文章,是在1991年6月3日。他听一个老乡说,邻村的一户青年农民做饭时,把出生不久的孩子独自放在家里,结果气炉爆炸,孩子当场被炸死。他由此联想到,由于农活忙,家长管不上孩子的比比皆是,这个案例很有典型意义。于是他当即下乡采访,稿件写成后发给晚报,就是后来见报的《父母点火外出气炉爆炸折婴》,这篇文章发表后,反响很大。
  在向《齐鲁晚报》投稿的日子里,由于写稿的原因,王圣岐经常与编辑联系。1993年5月的一天,王圣岐收到晚报寄来的一张汇款单,他跑到图书室查找后,却发现独缺这期的报纸。情急之下,王圣岐给晚报编辑谭傲男写了一封信,希望她能寄一张样报。与他未曾谋面的谭傲男几天以后,便寄来了一份刊有王圣岐稿件的样报,随之而来的还有一封信函,鼓励他多采写稿件。
  在《齐鲁晚报》迎来10000期之际,作为一名业余通讯员和忠实读者,王圣岐也提出了自己的愿望,那就是希望得到有晚报编辑、记者签名的采访本。他会时常翻阅,时刻感受晚报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家人”的存在,感受“家”的温馨。
  收到这封邮件后,我们立即组织驻济南的晚报编辑记者,在一个采访本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写上了祝福的话语,即日寄出。有这样的读者,是齐鲁晚报的幸运,也是对我们10000期历程的最好褒奖。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