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社会出生的奶奶,最爱读“小品文”
2015年10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李勤

  前些天翻看老爸的地图册时,发现里面夹着一张剪下来的晚报报头,日期是1988年8月24日,我记得很清楚,这是晚报创刊那年的报纸,时隔这么多年纸张已经有些泛黄。我想应该是我爸、我爷爷或是其他人剪下来的,那时候我还没上幼儿园。不过每当看到这张泛黄的报头,都会勾起我对往事的回忆。
  我最早接触报纸是在上小学的时候,在奶奶的熏陶下养成了读报的习惯。爷爷在世的时候,单位上给订报纸,他去世后,奶奶每月只有几十元的家属抚恤金,但还是要坚持每天买报看报。在1996年,本地对外零售的都市报只有晚报一种,那时候确实是名副其实的晚报,每天下午才能买到。就这样,我妈每天下午给奶奶买报纸,奶奶也照例会摘下眼镜坐在马扎上认真读报。
  奶奶出身旧社会的地主家庭,上过洋学堂,有文化,这一点让和她在一起玩的同龄人羡慕不已。也正是在奶奶的耳濡目染下,从认识字开始我就读报纸了。那时候,每天放学回家写完作业吃完晚饭,我就会把当天的晚报拿过来翻看,虽然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新闻,但通篇选看自己喜欢的东西,像漫画、谜语、散文之类的,都是我每天必看的内容。每当我看报纸时,奶奶会在一旁指导,告诉我看漫画不要只是看画,要仔细琢磨画里面蕴含的讽刺意味。奶奶还整天给我推荐,让我看“小品文”,长大后才知道她口中的“小品文”就是新闻评论。
  奶奶看报的时候,看到一些救助弱势群体的新闻,她老人家突发奇想非要给晚报写信,让媒体帮助她解决生活困难的问题。其实,那时候我家确实困难,奶奶没有退休金,全家人没有工作。于是,奶奶硬是逼着我们给媒体写了信才满意。有困难求助媒体,在现代人看来已经司空见惯,但在那个连新闻热线都没有的年代,恐怕很少有人会想到。现在每当回忆起这件事,我都会觉得奶奶的思想很时尚。
  到我上高中的时候,晚报的版面增加到好几十版了,每天清晨就开始卖。随着时代的发展,媒体越来越多,但晚报是我接触时间最早和最长的报纸,心中总是有许许多多的故事。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