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汛期降水不太“解渴”
9月份全市水库蓄水总量、地下水水位又呈下降趋势
2015年10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0月22日讯(记者 陈静) 今年汛期(6~9月)莱芜市降水量360.1毫米,较去年同期(371.7毫米)偏少3.1%,较历年同期(545.4毫米)偏少34.0%。(1~9月)莱芜市累计降水490毫米,较去年同期(466.4毫米)偏多5.1%,较历年同期(657.3毫米)偏少25.5%。
  记者从莱芜市水文局获悉,6月份,全市平均降水量67.9毫米,较去年同期偏少17.7%,较历年同期偏少32.3%。全市乡镇最大降水量为里辛街道办事处92毫米,最小降水量为和庄镇55毫米;6月份降水超过1毫米的天数共有8天,时间分布较分散,单日最强降水发生在6月29日,平均降水量为17.7毫米。
7月份,全市平均降水量108.2毫米,较去年同期偏少5.1%,较历年同期偏少50.5%。汛期单日最大降雨量发生在7月30日,全市平均降水量49.9毫米,共有10个乡镇平均降水超50毫米。
  8月份,全市平均降水量166.5毫米,较去年同期偏多116.5%,较历年同期偏多6.3%。8月份降水超过1毫米的天数共有19天。
  9月份,全市平均降水量17.5毫米,较去年同期偏少82.2%,较历年同期偏少74.9%。9月份降水超过1毫米的天数只有4天。
   今年汛期莱芜市平均降水量与去年基本持平,偏少于历年,特别是七月降水量不足历年的50%。降水的时间分布极不均匀,8月份比重最大,占汛期总降水量的46.2%。降水的空间分布较为均匀,除颜庄、里辛、苗山高于400毫米以外,各乡镇的平均降水量均在300-400毫米之间。汛期平均降水量最大为颜庄镇453.0毫米,最小为艾山街道办事处304.6毫米。
  今年汛期大汶河未发生较大洪水,大汶河莱芜水文站实测最大流量发生在7月31日6时30分,为29.8立方米每秒,汛期其他时间流量基本保持在1.0立方米每秒左右。10月1日6时,大汶河莱芜水文站流量为1.18立方米每秒。
  2015年汛期全市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的变化趋势是:6至7月蓄水量一直持续减少,由于进入汛期降水量增多,特别是由于8月份的连续降水,蓄水总量开始增加,随着9月份降水量的减少,来水量短缺,9月中旬开始水库蓄水总量又逐步减少。
  10月1日,全市地表水工程(8座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为9106万立方米,其中可供水量为8387万立方米。蓄水总量较汛初(6月1日)增加322万立方米,较年初(1月1日)减少1804万立方米,较去年同期(2014年10月1日)少蓄3465万立方米。
  2015年汛期全市地下水水位变化趋势是:6至7月一直呈下降趋势,8月份降水量增大,地下水水源补给增多,地下水水位开始回升,9月下旬开始地下水水位又呈下降趋势。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