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款留美首位博士王长平的教书生涯
先后任教上海圣约翰大学、南京金陵大学、北京大学、山东齐鲁大学等校
2014年03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王长平博士
  1918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毕业师生合影,王长平在座
     要是谈论早期的中美关系,很多人就会联想到庚款三批留美学生。今日向广大读者介绍一下中国首批庚款留美学者之一王长平先生,今年恰是他获得留美博士学位百年纪念。他是笔者的祖父。王长平先生曾是毛泽东就读湖南长沙第一师范时的老师、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同事。王长平先生是一位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的教育家,为人低调,不喜张扬,是一位爱国的知识分子。可惜时光荏苒,时代变迁,早年的故事已被历史湮没,如今是鲜为人知了。
□王启运
    首批庚款留美生唯一山东人
  王长平(1883-1962),字鸿猷,山东济南人。自幼聪颖,博学强记。
  庚子之乱平息之后,王长平被教会体恤保送入北京汇文大学,1904年于北京汇文大学毕业,此次毕业生仅2名。其弟王长泰1908年也毕业于北京汇文大学。1909年(清宣统三年)王长平系庚款首批留美生中唯一的山东人。庚款留学启动后,首先跨出国门的是分三批考选的庚款“甄别生”,他们是庚款留学的“老字号”,许多人后来也是中国学术界的“大哥大”。他们都具备较为扎实的语言功底,英语水平很高,不低于现在的托福、雅思水平,能用英语解决专业问题。
  1909年10月,怀揣250块银洋、身穿特殊定制的洋装,47名庚款留美生在从办唐国安的率领下乘“中国号”邮轮从上海启程,王长平先生以清华学子考选留美(国立清华大学同学录)也在其中,漂洋过海去了美国。第二年王长平转入密歇根大学,修教育心理学,1914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一直从事教育
  王长平于1915年从美国归来。回国后曾先后在湖南商专、雅礼大学、湖南长沙第一师范、上海圣约翰大学、南京金陵大学、北京大学、山东齐鲁大学、山东第一师范、北平民国大学和天津私立塘沽大学任教。
  毛泽东1913年春考入湖南第四师范预科,不久,第四师范被军阀汤芗铭解散,湖南第四师范所招三个班的学生并入第一师范,毛泽东随同并入,翌年被编入本科八班,于1918年6月毕业,前后在此读书五年半。当年湖南第一师范讲授伦理修身与教育心理学者为杨昌济(怀中)先生(杨开慧之父),1917年底杨昌济辞职,应邀去北京大学任教。此时毛泽东尚未毕业,接替杨昌济授课者即为王长平。
  上世纪20年代,王长平先生在中国近代史著名的大学之一上海圣约翰大学任教。任教期间译述美国《实业教育》(1926年上海商务局出版),同时还兼任南京金陵大学教学任务。数年之后,王长平北上在北京大学任教。1930年夏天,归国不久的老舍应邀执教于山东齐鲁大学。同时应邀的还有王长平等学界名人。其中,老舍任文学院新文学教授兼《齐大月刊》编辑部主任;郝立权任文学院国文系主任;王长平辞去国立北京大学心理系教务,任齐大文学院教育系主任;余天庥任社会经济学系主任;陈炳祖任理学院物理系主任;谢惠任化学系主任。在诸位名人之中以王长平最为年长,时年40多岁;而以老舍年龄最小,时年31岁。在上世纪50-60年代,王长平与老舍先生经常往来,友谊深厚。 
  王长平1934年被知名教育家鲁荡平聘任为北平民国学院(北平民国大学)教育系教授,辞去齐鲁大学教育系主任与老舍先生一同回到北平。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人从记述王长平生平的《社会名人录》中得知先生在北平大学任教,乃多次查找先生,欲笼络为其效力。王长平出于民族大义坚辞不受,辞去北平民国大学教授一职,遂秘密潜回原籍隐居。其间多次以教会名义为山东地方抗日组织筹集粮款和药品,直到抗日战争结束。1945年抗战胜利后,私立北平民国大学已经南迁湖南了,王长平先生去了天津塘沽大学任教,直至北平解放,因年纪已大回京养老。
  回到北平之后,王长平以拳拳爱国之心,1947年介绍在中学读书的三子王庸加入了民主青年联盟,1949年支持年仅16岁的三子王庸和13岁的长女王度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工作团。二人随军南下参加了全中国解放战争和地方土改工作。王长平身为教育工作者,教子有方,七位子女均学有所成。其中有五位大学生,有四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不同兵种干部,坊间曾戏言“满堂皆雅士,往来无白丁”。
  1952年被聘为北京文史研究馆馆员
  北平解放之初,王长平回到北京西直门内后桃园20号,因年事较高、体弱多病赋闲在家。此时子女们幼小,又有孙子孙女,人口众多,还有一位双目失明的长子,妻子蔡淑英无工作,仅长媳外出工作贴补家用之外,一大家子即靠他办的养殖场活命,依靠养羊、养鸡、养蜜蜂,出售羊奶、鸡蛋、蜂蜜维持生计。
  但屋漏偏遭连阴雨,1952年王长平在一次外出送奶途中,意外被市政府某要员的汽车撞伤,倒地未能起来。王长平忽然想到人民领袖毛主席是他当年在湖南长沙师范教书时的学生毛润芝,遂提出请乘坐汽车的首长转交一封信给毛泽东同志。首长允诺,不日将信件取走转交到时任北京市市长的彭真手中,并上报毛泽东主席。不久中南海即派王季范先生(毛泽东表兄)前来探望王长平,其后即由市长彭真签发聘任书,聘王长平任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被认定为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
  王长平被聘为文史研究馆馆员后,有了不菲的固定收入,其后数年王长平多与王季范(国务院参事)、老舍、周秉清(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等多人往来。1962年王长平在家中因病去世,享年79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