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更多的胶东“郭寿生”
2014年03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孔雨童

  近日,纪录片《胶东烽火》热播,让很多淹没在历史中的英雄再次走到台前。郭寿生是烟台第一位共产党员,在渡江战役中成功劝降国民党第二舰队司令林遵,加速了解放进程。但是,就是这样一个英雄的故事,甚至他的亲人也是第一次听说。“胶东大地上还有许多这样的革命者的故事。”烟台研究党史专家王景文说,对这些历史财富的抢救,只争朝夕。
  ◥王景文说,那些红色文化的价值,历史和未来都会知道。 本报记者 孔雨童 摄
女儿郭丹珊:《胶东烽火》播后,亲朋第一次了解父亲
  3月19日,记者拨通了远在福州的郭寿生女儿郭丹珊的电话。“《胶东烽火》播完第一集,我的很多朋友,甚至表姐表弟都打来电话,说我们竟不知道,原来你爸爸是个英雄。”
  郭丹珊说,跟父亲生活的几十年里,印象中父亲工作非常忙碌,常常周天还在加班,她对父亲年轻时的事并不了解,更不知道郭寿生曾经干过“推动历史进程的大事”。直到1967年,郭寿生去世,郭丹珊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了父亲写的那本十几万字的自传。
  因为经济不宽裕,后来郭丹珊把这本传记交给了一位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对方答应她把这本传记出版。但是,随后这位编辑就被打成右派,出书的事变得遥遥无期。半个世纪以后,她追到这位编辑家中,得知父亲一生都没有公开的自传在文革中被当做废纸卖掉了。“我好惋惜,非常非常惋惜。”电话那端的郭丹珊,叹了一口气。
  郭寿生作为从福建考入烟台海军学校的学生,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他就在邓中夏等人发展下成为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1923年,他成为烟台第一位共产党员。
  1949年,大革命失败后与党失联20年的郭寿生成功劝降林遵,林遵率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30艘舰艇,1271名士兵起义,江上撕开一条裂口。这一天成为中国人民海军的诞生日。毛泽东发来贺电称这是“南京江面上的壮举”。
党史研究者:“抢救”出来一大批历史和人物
  郭寿生故事的发现,还得益于王景文和那一批党史研究者的执着。
  1953年前后,因为要做党史研究,当时的山东档案馆在中央档案馆发现了5封信,并把他们拍成照片放在档案馆里。这5封信沉睡了很多年,1986年当时烟台党史工作人员在这几张照片发现了烟台的字样,写着烟台的这封信就是郭寿生在1924年写给党中央的《最近烟台报告》。
  “当时信上的名字有真有假,说的故事也都用暗语引语。”王景文说,广查资料,终于把郭寿生的故事挖了出来。
  像郭寿生这样的,王景文和烟台研究党史的工作人员“抢救”过一大批。1985年,王景文从教育系统自告奋勇来到党史研究部门,第一个抓起的题材,就是第一任中共烟台市临时市委书记许端云。许端云因为地下党的身份被枪杀,但他的父母亲人却曾经在很长的时间内被扣上“反动军官”家属的帽子,直到上世纪80年代,许端云才被平反,但他的故事依然沉在历史里。
  1985年前后,王景文到全国各地访问,写出了《许端云烈士传》,后来,在烟台的东花园还建起了一个许端云的雕像。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杨子荣,但是对于那些在特殊年代做出牺牲的人的故事,如果能留住,还是应该留住。”采访中,一位对烟台革命史有研究的民间爱好者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