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竿上的记忆
2014年03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姜磊

  “烈火中英雄显身手,老模范勇救弹药车。要问英雄名和姓,支前模范耿东山。”让我们先从一部老电影说起。1975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完成了《车轮滚滚》,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可以理解的是,影片的剧情不免刻意拔高,剧中人物也有些脸谱分明;尽管如此,《车轮滚滚》还是塑造了一个比较扎实的角色——支前老民工耿东山。而这位耿东山的原型,正是莱阳农民唐和恩。
  解放前夕,莱阳西陡山村农民唐和恩推着他的小车跑上了淮海战役的前线,作为民工队的一员,负责为部队运送军粮弹药。当他冒着枪林弹雨勒紧腰带一溜小跑的时候,他一定不会想到,他会因此成为新中国的一名支前特等功臣,并且,他与他的小竹竿的故事后来会被人拍成电影。
  1948年,莱阳翻身农民掀起了支前热潮,唐和恩第一个报名参加了小车运输队。出发的日子到了,唐和恩所在小队的任务是推运军粮,他随身带了根一米来长的竹竿,就率领小车队启程了。要问这根小竹竿的来龙去脉,电影里是这样解释的:“这是旧社会要饭用的打狗棍!哪根棍子上没有咱们穷人的血和泪呀?”
  当然,唐和恩究竟是不是手持打狗棍要过饭,现在就不好考证了。总之,这根竹竿随他踏上了漫漫征程,日夜陪伴着他,趟河道踏积雪的时候为主人探路,跋涉泥沼深草的时候为主人惊蛇。
  有一天,上级给唐和恩的小车队下达紧急任务,要求他们在最短时间内将一批军粮送上25公里开外的前线。那是个异常寒冷的冬夜,时间紧,任务重,领导问他:“有困难吗?”唐和恩一咬牙回答说:“行!一个车轱辘两条腿,虽说不能腾云驾雾,可也能翻山过岭。不论如何也不能让战士们饿着肚子打仗。”当晚,小车队连夜启运。走到一多半的时候,一条大河拦住了去路,要桥没有,要绕的话至少多走二十里。唐和恩望着对岸,心里盘算:前方的战士们还饿着肚子,小车万万不能误点!于是,他果断地脱掉棉裤,甩起一大袋面扛到肩上,拄着竹竿下了水。冰河里的水那是一个透心凉,唐和恩上下两排牙“咔咔”打架,腿被冰茬子割破,渐渐也没了知觉。就这样深一脚浅一脚跟着竹竿朝前走。队员们跟在他身后,大家硬是把十几吨的军粮和小车全部扛到了河对岸,顺利完成了任务。
  犁不到地头不卸牛,打不下淮海不家走,几十辆小车,硬是从胶东一直拱到了淮海。唐和恩小车运输队的50辆小推车,随军转战半年之久,一直把小车推到了淮海战役胜利的那天。他们从胶东出发,途经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四省,每到一处,唐和恩都要找当地老乡打听一下,然后用针尖工工整整在竹竿上刻下地名。硝烟中,敌机投下的炸弹曾经炸断过他珍爱的竹竿,那他就另做一根,再把所经过的地名一一重新刻上。
  就像电影插曲中唱的那样:“红旗呼啦啦地飘,车轮咕噜噜地转,俺推上小车吱扭吱扭吱吱扭扭,上呀么上前线。送军粮,运子弹,人民战争人民来支援。战士们吃了俺送的粮,冲锋陷阵把敌歼,蒋匪军吃了俺运的炮弹,轰隆一声上了天,上呀么上了天。咿呀咿得儿哟,跟着毛主席推倒那三座山,祖国解放人民翻身革命勇向前……”尝遍艰辛就会收获甘霖,当脚下的路走了两千多公里,当手中的竹竿刻下了88个村庄的名字,支前任务顺利完成了,唐和恩也光荣回到了老家。他高兴地在竹竿上刻下了几句话:“一根竹竿行万里,省县村镇刻分明。胜利回来留纪念,传给后代好革命。”
  淮海战役结束后,唐和恩荣立特等功,他所在的小车队被授予“支前模范队”。唐和恩成了有名的人物,他的形象不仅出现在新闻纪录片,还被电影《车轮滚滚》镌刻到胶片里,在流动的光影中闪耀着不灭的忠心与热血。那根见证并记载了当年烽火岁月的竹竿,如今已是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陈列在淮海战役纪念馆(新馆)里。
  按照唐和恩的心愿,国家专门为他复制了一根竹竿,他一直珍藏着,成了唐家的“传家宝”。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