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期间得到悉心照料
78岁老人打热线赞扬医生护士
2014年03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老人展示痊愈后与日照市人民医院血液科医护人员的合影。 本报记者 李清 摄
     本报3月19日讯(记者 李清) 近日,一位名叫刘盛华的老人拨打本报热线8308110反映,她想通过本报感谢去年曾为他提供良好的医护条件的日照市人民医院血液科的医护人员们。考虑到最近医患关系紧张的形势,她想通过自身的经历告诉大家医患关系原本可以十分和谐。
  刘盛华老人介绍,今年她已经78岁了。她在去年5月份转院到日照人民医院。刚转院去时,她身体很虚弱,全身浮肿,胃里有积水,呼吸急促,需要吸氧。住院后,很快确诊为巨幼细胞性贫血。“日照市血液科申家英主任安慰我,不需要再输血,(转院前已输600毫升),只要配合治疗,很快就会好起来。在杨恩芹主任、刘加强主任等医师认真治疗,护士长周建,护士卜善娇,许晓慧等耐心护理下,仅仅两个多星期,我就康复出院了。”
  住院期间,她得到了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尤其是很多医护人员的态度让她十分动容。她称其中一位总挂着笑容的护士为“阳光姑娘”,对患者十分耐心,并态度热情友好。刘盛华老人的感谢信有1000多字。她在感谢信中强调“患者要学会感恩,多一份理解和宽容,他们从事的事业是救死扶伤,一个手术,一剂药方,把多少患者从生病的边沿抢救过来,他们是英雄,我们应对医护人员的工作给予肯定,要有礼貌的对待他们,多说几句“谢谢”、“辛苦了”,同样使医护人员心灵得到最大的安慰和喜悦,从而体验到自身价值,更热爱自己的医护工作。”
  “两次住院共20多天,不由我深思,最近几年来,医患关系的紧张,医患纠纷不断发生,有的竟成为刑事犯罪。原因与医药卫生体制、机制有关,但也与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和信任有关。”她这样分析医患关系。
  据刘盛华老人介绍,她从2011年3月份开始收集关于医患关系的剪报,目前已经收集了满满一盒子。从“新医改到全国各地医患关系恶化的报道”她都有。写这封感谢信,也是为了用实际经历告诉大家医患关系可以正常维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