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生态威海造片林”
本报小记者走进经区桥头镇,为荒地植绿
2014年03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小记者们在植树现场合影留念。
  ▼小记者们齐心合力挖树坑。
     15日,本报组织的体验活动来到经区桥头镇孟家庄东侧荒地,小记者们与其他志愿者一起种下3000余棵黑松。当日,大家互相合作,同力为荒地盖上绿色。
一次有意义的植树活动
  15日,阳光明媚,我和妈妈参加了齐鲁晚报小记者的植树活动。
  大巴车载着我们很快来到了经区桥头镇,放眼望去,道路两旁彩旗招展,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再往摄影架上一看那真叫一个壮观啊!有海运学院的、山大(威海)的大哥哥大姐姐们、还有其他学校的同学……他们整齐地站了好几排在等着我们拍合影。
  接下来,记者阿姨把我们带到植树的地方,我迫不及待的干了起来,这时,只听绿化的阿姨说:“要在地上画白点的地方挖树坑。”为什么?我有些疑惑。阿姨解释说:“这样不仅栽种的树木整齐美观,而且还能抵御风沙。”原来树木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降低风沙的污染。我正忙着,妈妈说栽的时候要把树苗扶正了。“这就像小孩子,犯了错误就要及时改正,否则长大了就改不过来了,更成不了栋梁之才。”给小树培土时,阿姨说:要在小树周围将土垒高一点,让小树积攒充足的水分快快成长。在我和妈妈共同努力下,第一棵小树终于栽好了。
  我还在树上挂上了一张心愿卡:让我们一起成长!望着一排排整齐的树苗,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皇冠中学 初一二班 吕政威
小树,你快快长大
  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齐鲁晚报小记者活动正是去植树。为了大家有空闲的时间,决定在3月15号周六去参加。得知能去植树,向来爱睡懒觉的我当天早早就起床了,央求正好出差回来的爸爸和我一起去植树。
  当大巴车缓缓停在今天植树的目的地——经区桥头时,这里已经聚集了上千人的植树大军,大家脸上都好似春风拂面,笑意盈盈,就像攒了一身的力气,我们小记者们也好似出笼的小鸟,雀跃的奔下车来,笑着,跑着,唱着.......
  报社的阿姨向我们介绍了一下如何栽树之后,大家找好位置就争先恐后的挥舞起铁锹挖起树坑来。我在想:种树不就是挖个坑,放上树,填上土这么简单吗。实际上,可真不是那么简单,挖了几铁锹后,我就挖到了掺杂了石砾的泥土,胳膊一会儿就像灌满了铅,累得抬不起来了,小小的铁锹好像有千斤重。挖了十几厘米我就想把树苗搬到我挖的树坑里填土,这时候爸爸制止了我:这样可不行,坑太浅了!这样浅的坑,树根可不容易扎到土中,水分也很容易流失,树苗喝不到水不就渴死了吗。在爸爸的帮助下,我们终于种下了第一棵小树,随后第二棵,第三棵。
  我抬手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往远处望去,一棵棵小树已经在人们热火朝天的干劲中雨后春笋般的矗立在了田野间,随着春风轻轻摇曳,好像在笑着说:谢谢大家啦!
  大家都带着丝丝疲倦踏上了返回的大巴车,小树苗在大巴车外已经越来越远。
高区一小 四年级六班 张之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