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生乱东南亚着急
马来、印尼等国担心国内极端分子激增
2014年06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5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北250公里的基尔库克市,人们围聚在爆炸现场。当天伊拉克发生多起暴力袭击,导致至少27人死亡、90人受伤。             新华/法新
     随着“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和伊拉克攻城略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当局则在紧张关注,担心在社交媒体的传播下,中东地区的战事可能在本国国内催生大批极端分子。

  东南亚人赴中东参战
  在上世纪90年代,数百名印度尼西亚人、马来西亚人和菲律宾人赴阿富汗参加“基地”组织训练,随后带着极端主义思维回国,演化成“伊斯兰团”等地区极端组织,进而制造2002年印尼巴厘岛爆炸案等一系列袭击事件。
  路透社说,这一苗头已经再度显现。安全官员估计,至少30名马来西亚人和56名印度尼西亚人先后赴叙利亚参战。一些安全专家则认为实际人数更多。
  美国战略安全情报咨询机构苏凡集团估计,叙利亚战场上现有大约1.1万名外国武装人员,多数来自沙特阿拉伯、突尼斯、摩洛哥和俄罗斯。然而,东南亚国家政府担心国内出现更多参战者。
  不只是东南亚。澳大利亚政府估计,大约150名澳大利亚人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参战,有些人甚至成为头目。
  在这些人中,不少人据信已经加入了“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
大批武装人员被捕
  马来西亚内政部副部长万·朱奈迪·端古·加法尔说,马来西亚方面的关切与日俱增。“有些马来西亚人可能与这些人(参战者)有联系,进而萌生参战的念头。我们在国内逮捕了大批武装人员。”
  今年4月,马来西亚警方逮捕至少16名疑似武装分子。这些人据信与“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有关,其中部分在马来西亚的北部森林受训。有马来西亚媒体援引“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网站的消息称,一名马来西亚人今年5月在伊拉克实施了自杀式袭击。
  对于叙利亚常驻联合国代表称15名从属于“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的马来西亚武装人员被杀,马来西亚外交部本周说,正在调查这一说法是否属实。
  澳大利亚外交部长朱莉·毕晓普先前说,基于安全方面考虑,她最近几个月已经下令注销了“相当数量的”护照,可能对赴中东地区参战的本国国民采取进一步措施。
  “存在一种切实的危险,即这些极端主义者可能作为接受过训练的恐怖分子回国,对我们的安全产生威胁。”毕晓普说。
社交媒体式“招募” 
  与以前不同,政府现在必须应对社交媒体可能带来的影响。
  “正是社交媒体的发展增加了‘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的知名度。”印尼一家武装人员网站的主编法赫里说,“‘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使用社交媒体,尤其是‘推特’,大幅度协助其发展。”
  一名自称在叙利亚参战的马来西亚人不定期在“脸谱”上发布他自己和其他武装人员的照片和视频,已经吸引了近两万名“粉丝”。其中一名21岁的马来西亚青年最终赴叙利亚参战,并发布了他与“偶像”以及其他马来西亚武装人员在一起的视频。     据新华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