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位下降,620艘船舶滞留
济宁发布限航通告,辖区内通航水域实行全线限航
2014年06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水位下降减慢了过闸速度,货船缓慢进入闸室。
     文/图 本报记者 庄子帆 通讯员 焦振炜 李胜
  进入6月份以来,由于干旱少雨,南四湖水域持续干旱,加之农田灌溉用水增多,湖区水位下降较快,近一周的时间水位下降近80公分,部分航段出现了船舶搁浅、过闸速度缓慢的情况,目前在韩庄船闸上游等待过闸的船舶排起10公里长队。现在湖区水位还以每天以5公分的速度下降,为避免航道拥堵情况发生,济宁市地方海事局发布全线限航通告。

船舶有序待闸,排成近10公里长龙
  26日下午,记者来到微山县的塘湖码头,跟随济宁港航局的工作人员乘船向韩庄船闸行驶。由于近期水位下降速度快,航道岸坡裸露出来,湖面中间的浅滩也露出了水面,不少渔民正在湖中捕捞,水位才刚刚没过胸部位置。大概走了10分钟左右,就看到一个个船队在航道的左侧依次排开,都在等待过韩庄船闸。    
  记者看到一艘徐州籍的顶推船队,满载货物后的吃水位是4米,但从船体的吃水刻度来看,吃水位停留在了2.8米的位置。水位下降速度快,满载的船会发生搁浅的情况,所以很多货船“吃不饱”。“我的船能装1600吨货物,现在减载200吨。”微山县刘庄镇的付正峰说,这样一趟就得少赚一万块钱,但对于搁浅所造成的损失来说,还是少载点货保险。
  付正峰拉着一船的煤炭送往南通,正在韩庄船闸等待闸门开启,之前他的船已经在韩庄船闸的上游远调站等了三天的时间。他告诉记者,正常水位情况下,等不到一天的时间就能过闸。不过,付正峰并不是待闸时间最长的船,最长的已经等了一个星期。“从塘湖码头一直到韩庄船闸的远调站,排了10公里的待闸船舶。”济宁海事局通航科副科长周志华说,目前待闸的的下水船舶380艘,上水240艘。
水位一周下降0.8米,搁浅事故增多
  正常情况下,上级湖水位34.4米,下级湖水位33米,现在整天条航道下降了1.5米。韩庄船闸至京杭大运河主航道水位下降最为明显,截止到26日9点,韩庄船闸上游水位31.32米,下游水位28.92米,分别低于最低通航水位0.18米、0.68米。“32.5米是正常保持的通航水位。”韩庄船闸主任陈永刚说,水位快速下降,一周的时间就下降了接近80公分。
  “现在水位落差在2米半左右,正常水位差也就是0.7米,注水、放水的速度变慢,加上船舶航行减速,进出闸的时间便增加。”陈永刚说,正常情况下,50分钟放一闸,现在一个多小时才能放一闸,一天少放20条船。
  不仅如此,当船舶触到浅点的时候,容易发生搁浅,陈永刚告诉记者光昨天一天的时间就处理了11起船舶搁浅事故。在韩庄港航管理处管辖的范围内,每天也要处理2起搁浅事故。
  记者了解到,京杭大运河属于三级航道,航道底宽标准是45米,上口宽60-80米,现在正处于枯水期,航道变窄,有效航行范围也就40米,所有的船舶都拥挤到航道中间航行,而且航行速度慢,容易发生壅堵情况,时间越长,船就会越积越多。
避免航道拥堵 发布限航通告
  “经过执法人员的现场疏导,现在韩庄船闸上游待闸船舶按一侧顺序停靠,一排近10公里。”济宁市地方海事局通航科副科长周志华说,目前待闸的下水船舶380艘,上水240艘,共有620艘船舶有序待闸。
  记者了解到,每年的5到6月份容易出现水位急剧下降的情况,但随着船舶的大型化,今年的枯水期对通航状况的影响更为明显。为了维持航道通航秩序,防止堵航情况的发生,济宁市港航局对济宁辖区内的通航水域实行全线限航。韩庄至京杭大运河主航道禁止实际吃水位3.1米的船舶通过韩庄船闸,其他支流航道最低限制实际吃水位低于2.4米。
  目前,济宁市港航局已经启动了预堵保畅的应急预案,其中微山岛至韩庄船闸段实行单向航行,以避免两船相遇造成堵航。韩庄港航管理处主任孙新桥说,现在已经抽调工作人员组成打挡队伍,并及时把水位、天气、船舶等滞留信息,与各个航管处、船闸、港口等单位沟通。同时,孙新桥提醒广大船员,严格按照港航海事部门发布的航行通告,合理配载,服从执法法人员的现场管理,避免发生船舶搁浅和堵挡现象。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