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户不及时埋下“后患”
两孕妇成了“黑户”,为办准生证不得不千里奔波补证
2014年06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6月26日讯(见习记者 孙丽娟) 近日,已怀孕的矫女士办理准生证时,发现因毕业后没及时办理落户手续,稀里糊涂成了“黑户”。
  矫女士是吉林人,2008年到威海职业学院上学,户口由吉林市迁入学校集体户。2011年7月毕业后,矫女士将学校给她的《户口迁移证》带回家,未及时将户口迁到工作单位,也未将户口落回原籍。
  今年5月26日,矫女士办理准生证,才发现没法办准生证,而她手中的《户口迁移证》已过了两年有效期。矫女士不得不到吉林当地派出所开具未落户证明,携带这个证明千里迢迢到威海初村边防派出所申请补办《户口迁移证》。
  矫女士的遭遇不是个例,黑龙江籍的王女士也遭遇无法办准生证的苦恼。2006年,王女士到威海上学,户口从黑龙江迁至学校。毕业后,王女士不慎遗失《户口迁移证》,一直未能在原籍落户。近期,王女士办理准生证时,发现自己的户籍“注销”。行动不便,王女士只能委托父亲来威补办《户口迁移证》。
  “很多大学毕业生不及时办理户口迁移,不知不觉就变成‘黑户’。”初村边防派出所户籍民警张杰表示,几乎每年都会遇到四处查找自己档案或户口的“黑户族”,学生毕业后,若不及时迁移户口会带来一系列的麻烦,没有户口连一张银行卡都办理不了。时间一长,户籍的困扰还将引发将来结婚生子、孩子入学和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问题。
  按照目前的政策,山东高校的省外生源志愿迁移户口,省内不用迁户口。
  结合自己的遭遇,矫女士认为,省外学生最好不迁户口,否则容易陷入麻烦。
  高区初村边防派出所辖区有两所高校,每年都会有一些毕业生的户口“遗留”派出所,超过两年户口就被“锁死”,无法办理身份证和户口本。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在派出所开出《户口迁移证》后,没及时落户,“口袋户口”,成了名副其实的“黑户”。
  针对高校毕业生户口迁移的特殊性,高区公安初村边防派出所专门为毕业大学生户口迁移开辟“绿色通道”,提供预约、延时、错时服务。20日和21日,初村边防派出所户籍民警放弃休息,集中两天为威海职业学院、山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学校毕业生办理《户口迁移证》及户籍证明118份。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