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升级合并造成校名更迭
我省40余所高校曾改名
2014年06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曲阜师范大学。(资料片)
     日前,曲阜师范大学官方网站出现一则《关于学校新校名征集工作的通知》,引起不少人关注。记者调查发现,此前,我省不少学校都有过更改校名的经历,有些是因为升级,有些是因为合并。
  本报见习记者 许亚薇
本报记者 王光营
全国五年中 一成高校更名
  近年来,我省一些大学对校名进行变更。山东轻工业学院去年变更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财政学院合并后叫山东财经大学,青岛海洋大学也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据相关部门统计,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起,我国大学出现合并潮、更名潮,从2008年3月至2013年,共有257所高等院校获得教育部批准而更名,占到目前全国高校总数的10.35%。
  据不完全统计,我省高校名称变更的学校也不在少数,如果加上历史沿袭情况,总数在40余所。
  自上世纪80年代,不少学校因为并校、升格更改校名。因为升格,1981年,山东师范学院更名为山东师范大学;1985年,曲阜师范学院更名为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更名为聊城大学;2006年,山东建筑工程学院更名为山东建筑大学。
  此外,因为并校,2000年7月,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为新的山东大学;2000年,山东建材工业学院、济南联合大学合并成立济南大学;原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组建山东财经大学。
  据不完全统计,我省曾有40多所高校对校名进行过变更。

专升本带来高校改名热
  历年来,高校改名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学校变成学院、学院升为大学;另一种是高职专科升级或合并为本科。
  “很多学校在专升本后,以前的名称无法沿用,肯定得选个好听的校名,这样无可厚非。”经历过改名的我省某高校负责人表示,在学院更名为大学的高校中,中医学院更名为中医药大学、医学院变成医科大学、财经学院改为财经大学、科技学院更为科技大学、师范学院变成师范大学等比较多。
  据相关机构统计,这些高校更名后都将“逐步过渡到以实施本科教育为主”。在统计的257所更名高校中,约有三分之一属于此类。
  同时,更名高校较多的省份大部分是高考大省,5年来高校更名最多的为湖北省和辽宁省,达17所;其次为黑龙江省,有16所,紧随其后的河北、山东、河南、广东、四川和安徽,均为高考报名人数在45万人以上的高考大省。

别光改名,也得提升教学质量
  “部分学校改名确实有必要性,但要避免跟风。”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高校频繁更换校名除了部分有必要性外,很多都有跟风现象。个别学校更名不只给学生、社会认同带来不便,也反映出学校急功近利,迷失办学方向。
  近几年改名高校中,一些高校名称都喜欢使用“科技、财经、工商、文理、经济”等名词,有的学校是怎么时髦怎么改,以吸引社会的关注。
  以武汉长江工商学院为例,该校计划更名为“武汉工商学院”。而在三年前,学校才刚刚更改了校名,这已是该校历史上第3次改名。
  “校名改了,办学也得有实质性进展,不能像人换衣服,只是换了个外表。”熊丙奇认为,为了遏制高校一味追求更名式的发展,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通过推进自主招生,让一些只有好名称,却没有竞争力的学校实现优胜劣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