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让我立人,立家,立业
2015年10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张刚,本报张刚工作室主任、省人大代表  2000年入职,代表作:专栏《剪子巷》、《张刚大篷车》,作品集《底层行走》
     时常想,如果时间能重新流回到2000年,那个21世纪的元年,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会选择一个什么样的职业?
  人生没有那么多也许,但在15年前,为了能够考进齐鲁晚报,在寒冷的冬天坐了36个小时,从遥远的兰州赶往济南,凌晨一点抵达后,在火车站售票大厅冰冷的水泥地上躺了一夜,怀里紧紧揣着打零工攒的2000元钱,开始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寻找记者梦。
  是晚报敞开了大门,包容了这个异乡孩子。在这里,我开始了最喜欢的新闻采访。在前辈的谆谆教导下,从一字一词,到一句,再到一段,到一篇,随着一篇篇稿件变成铅字,自己的名字逐渐在报纸上增多,自己也得以在异乡扎根、成长。
  每次采访都是一次历练,而成长是曲折的。记得在2000年刚入职不久,因为采访一起打人事件时,没有采访第三方,尽管稿件本身没有失实,但还是引来第三方到单位讨说法。最后,单位领导出面平息这件事,我怀着愧疚之情,向领导写下申请处罚书,但领导却把它放进了自己抽屉,说:“没事,吸取教训,好好采访去吧!”至今,这份申请处罚书的电子版还保存在我电脑里,像警钟时刻长鸣。
  15年了,东奔西走,漫长却也短暂,从一个刚入职的青年,转眼成了单位的“老人”,而正是在这样一个宽厚、包容、富有文化底蕴的单位,我真正学会了立言、立身,再立人,在晚报这棵大树的庇护下,立家,立业。
  感谢齐鲁晚报,这是我的第二个家。如果时光倒回15年前,我还是会拼命努力,要考进这里,从事自己最喜欢的新闻采访工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