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平米储藏室安放过追新闻的心
2015年10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姜宁,本报今日青岛记者
     2012年入职,代表作:《一汽大众落户青岛之谜》、《股魅》、《即墨服装产业再生记》
  去过烟台的人都知道,真正的暴雪是什么样,而我就在漫天飞雪的时节,只身来到齐鲁晚报烟台站。
  刚开始,我借住在同学出租屋客厅的旧沙发上,沙发满是毛发污垢,晚上铺个床单,早晨六点起床再把沙发折起来归位,然后飞速打开晚报电子版,看看自己的稿子发没发,一旦没有,心中立刻紧张起来。
  一个月后,我换到一间三平米多的储藏室,因为不朝阳,墙都长毛了,由于周围大学毕业生多,便于观察社会百态,我就在这个小窝安下身,从新闻中寻找理想,用纸笔追求幸福。
  这一住竟是两年多。那两年里,我曾冒着大雨在化工路走两小时搜寻被盗井盖,也曾凌晨三点踩着没过膝盖的积雪跟环卫工人一起体验扫雪的辛劳,为了解金融圈潜规则,我还卧底当保险员,和外汇黄牛称兄道弟,去探访股票配资公司。
  2014年5月,到青岛记者站不久,得知一汽大众华东生产基地落户青岛,为获得更多一手消息,我们根据青岛市委书记李群出访一汽大众的队伍中郑德雁和于成刚的身影,推断一汽大众将选址即墨市龙泉镇。农历大暑当天,冒着40度高温,我在龙泉汽车城周围探访了三个多小时,拍完最后一张照片,眼一黑晕倒在路边。回到市里,接着采访了社科院专家、一汽大众的上下游供货商,最终坐实了选址上武汉和一汽大众的“乌龙”。
  庆幸的是,辛勤的付出都得到了回报,在一汽大众媒体见面会上,董事会成员见我第一句话便是,你的文章我看过,齐鲁晚报的新闻实力确实很强。而在今年六月一汽大众媒体参观团活动中,齐鲁晚报也是唯一受邀的江北媒体。
  三年了,很多人问我,做记者累不累?写这么多揭黑稿子,怕不怕?其实我们很累,因为记者没有真正意义的假期,但我不会懈怠,因为这是我们的职业,吃苦耐劳是晚报人的品质,正是我们的职业操守,铸就了晚报在全省的影响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