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遗成功,保护责任更重了
2014年06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济宁市文物局局长丁海燕
     专访济宁市文物局局长、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建设济宁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丁海燕
  “这次大运河申遗成功,其实在喜悦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丁海燕说。
  在她的办公桌上,放着好几打材料,都是有关于大运河保护的,也有关于城区文物景观一条街的。
  申遗成功之后,丁海燕最常说的话是,从递交申遗书的那天开始,就意味着我们给出了一个郑重的承诺。
  在她看来,这份承诺就是大运河申遗成功之后,该如何进行保护。丁海燕说,申遗成功,意味着是对古运河历史价值的一个认可,更是对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认可,所以对于这样活态的一个线性古代遗产,“我们更主要的是承担起对大运河的保护,去如何履行好国际文物保护的职责。”
  对于这条至今仍在发挥着积极作用的文化遗产,丁海燕早早地就开始构思,它的保护开发工作该如何进行。“大运河始终在使用,在为社会经济发展做着贡献。”丁海燕认为,可以对一些仍在使用的河道,再加深、拓宽、增加码头等,使其继续发挥好航运的功效。 
  因为大运河各个河段有所不同,所以丁海燕建议,保存完好、审美价值高的河段,要在保留其原始风貌的基础上,严禁河道两岸乱搭乱建,或者进行商业开发。“并且一些失去运营能力的古运河,则要加大考古力度,挖掘更多的历史、文化价值。” 
  在提出了“让静态文物会说话”的理念之后,济宁市文物局围绕着大运河着手打造“文物景点一条街”。
  “挖掘好运河的历史与文化,既能借鉴古人先进的漕运、水利技术,也能成为当代社会的历史教科书。”丁海燕说。
  丁海燕表示,要坚决杜绝申遗成功后,有些人渴望使其成为这赚取利益的砝码,“要坚决遵守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
       本报记者 汪泷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