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缺口本质是制度缺口
2013年09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延迟到65岁退休能给国家财政带来多大好处?中国社科院专家郑秉文核算出的结果是,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专家李小平的结论是,假设2020年以前我国实行了弹性退休制度,每年可以增加300多亿元的养老金收入。
  但是,社会保险不能等同于商业保险,纯粹的“商业保险”只涉及保险者和被保险者,而社会保险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是政府。我国每年财政性社保支出偏低、偏小,但同期针对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的行政经费支出却数额庞大。如果再考虑现在我国养老金实行的是“双轨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可以不缴养老费用,企业和企业职工却承受沉重的养老缴费,足可见,政府对养老金缺口、养老“双轨制”的不公,乃至整个社保政策存在的问题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可以说,养老金缺口的本质是制度缺口,并不是资金缺口,换个角度,如果财政对社保的支出加大,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也参与社保缴费,养老金投资运营能步入正轨,通过这些改革途径,政府应当有能力解决养老金缺口的问题,一味被盯着的“延迟退休”不是最佳解决路径。(摘自《经济观察报》,作者降蕴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