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将有啥改变
“垃圾围城”缓解下雨不再“看海”
2013年09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16日发布。那么,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将给百姓生活带来什么改变?
每年7000亿难治堵将改善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表示,近些年,全国每年都要投资7000亿元用于城市道路桥梁建设改造,但是仍未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意见》提出:一方面,通过改造道路网络结构,处理好道路的功能分级,在城市外围地区加强各功能区快速通道建设,在中心城区严格控制快速路和立交桥建设,要按照“小街坊、高密度”的要求,加强次干路和支路建设,加密路网,完善微循环系统,提升道路网络的连通性和可达性;另一方面加大道路交通管理系统建设,引导交通流量合理分布,通过精细化的交通工程设计,提高新建和改建道路的使用效率和安全保障水平,缓解交通拥堵。

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方式将改革
  加快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能否消除“垃圾围城”现象?仇保兴表示,2012年全国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44.6万吨/日,无害化处理量1.45亿吨,无害化处理率84.8%。目前处理能力的增长超过了产生量的增长,按照这个增长速度,“十二五”末设市城市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的目标可以实现,“垃圾围城”可望得到进一步缓解。
  下一步将重点做好的工作包括加快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建设运行水平,逐步建立国家、省、市(县)三级联网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监管系统;大力推行垃圾分类,开展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方式改革,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2015年全国水质达标
  针对群众很关心的水质问题,仇保兴说,“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做以下工作:一是针对供水设施落后、不能保证出厂水水质稳定达标问题,升级改造水厂规模6714万立方米/日。二是针对管网漏损和二次污染问题,更新改造使用年限超过50年和管材劣质的9.23万公里供水管网。三是为满足新增城镇人口用水和城乡统筹区域供水的需求,新建水厂规模5545万立方米/日、供水管网18.5万公里。四是加强供水水质检测监管能力建设和供水应急能力建设。力争到2015年实现全国城市公共供水普及率95%和水质达标双目标。

城市“逢雨必涝”逐步减少
  近年来,一到雨季,“到某某城市看海”就成了许多城市居民的口头禅。城市内涝频发将如何解决?
  仇保兴:首先是消除“黑点”,要求各地根据近年城市内涝情况,针对多发内涝点(区域),逐一制定对策,缓解城市内涝。其次是针对长远,需要系统、完整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我们要求各地在全面摸清家底的基础上科学编制规划,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从建筑物对雨水分级收集利用开始,强化雨水的滞、渗、蓄,加强排水防涝设施、排水通道的建设,强化江河水系的治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