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区楼道门前张贴的催交电费通知。 本报记者 王兴飞 摄
本报记者 王兴飞 实习生 沈振
丰润怡邻居小区是一个有着670多户居民的新建小区,今年7月经过公开招标,新物业进驻小区,而原有物业并未撤出,两家物业就小区管理权发生纠纷,至今未解决。
“两家物业都在管,越管越乱,现在交水电费都成麻烦事了。”小区居民称,由于两家物业僵持不下,居民的正常生活都受到影响。
居民反映 两个物业都想管,居民生活陷麻烦
“现在小区一团糟,我们楼道门都成战场了,物业都在上面贴公告,这家贴了那家揭掉,小区停车也没人管,我们楼里电梯坏了至今没修好。”住在小区7号楼10楼的刘先生称,自从两家物业在小区里展开两个多月的“拉锯战”,生活在小区的居民成了物业纠纷的直接受害者。
“物业纠纷已经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生活了,9月12日整个小区一天没电,3楼以上住户自来水都没法使用。”刘先生称,小区电费一直是物业代收代交,使用的是开发商设置的统一账户,新物业进驻小区后,居民都不知道该把电费交给谁。“交给新物业的有,交给老物业的也有,还有很多居民选择不交电费。”住在3号楼1单元11楼的冯女士说。
小区西门外墙壁上张贴的一份催交电费的通知书显示:小区累计拖欠电费117791.56元,截至9月10日,已累计产生940多元的违约金,而这类不同日期的催款通知书一面墙上就贴有好几张。
住在8号楼1单元的韩先生称:“我们不在乎哪家物业更合法,关键是要给我们提供好管理服务,而不是制造麻烦。”
新物业说法 我们的手续合法,老物业不肯撤离
小区新物业广源物业的负责人张经理表示,广源物业是经过正规招标后进驻小区的,但由于老物业不肯撤离,新物业只好临时占用小区业委会的办公室办公。“7月2日,我们和业委会签订了物业管理合同,合同一式三份,一份交街道办一份交房管部门备案,所有手续都是合法的。”张经理称。
“对方是开发商委托的前期物业,小区业委会成立后,委托期限理应自动结束,是否继续聘用前期物业由业委会决定。”张经理称,业委会与广源物业签合同后,老物业之前的委托协议理应取消。
老物业解释 与业委会签过协议,解约需全体业主决定
小区老物业青岛新天物业的负责人郑经理表示,新天物业在2012年就已经和业委会签过合同,早于此后的广源物业,在小区进行物业管理属“合法经营”。
“我们和小区业委会一次性签了5年的合同协议,上面有业委会负责人的签字和手印,有街道办和主管部门的公章,已经备过案了。”郑经理出示了一份业委会在济南市房管局备案的申请书复印件,“业委会只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关,由哪家物业提供服务要全体业主说了算。”郑经理称,业委会没有“解约资格”。
业委会观点 正形成解决方案,中秋后有望解决问题
“按照开发商与老物业签订的委托合同,业主委员会成立后委托合同终止,由业主代表大会和业委员选聘物业。”小区业委会负责人韩恒信称,老物业与业委会签署的协议只是一份“意见书”,双方并未签订物业委托合同。
“意见书就是去年年底业委会刚结束筹备后向房管局递交的备案书,老物业擅自修改了其中的部分内容,今年6月2日业委会召开临时业主大会,521张有效票中有507张赞成招标选聘新物业。”韩恒信称,按照业主大会决议,业委会和新物业签订了合同。
韩恒信表示,办事处和市中区房管局的工作人员已经介入调解多次,解决方案正在形成,中秋过后将解决一个小区两个物业的局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