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修身与做人放在重要位置
——鲁东大学校长李清山谈如何做新时代大学生
2013年09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刘清源

  作为烟威地区历史最悠久的高校,鲁东大学培养了大批一线教师。鲁东大学校长李清山介绍,鲁大倡导“学在鲁大”的理念,指导师生积极改善教学科研条件和学习生活环境,吸引更多的高水平人才扎根鲁大,治学授学。
  齐鲁晚报:鲁东大学是烟威地区建校历史最悠久的高校,学校有什么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作为鲁大的校长,您认为鲁大能够带给学子们什么样的成长引导?
  李清山:鲁东大学始建于1930年,历经山东省立第二乡村师范学校、胶东公学、莱阳师范学校、莱阳师范专科学校、烟台师范专科学校、烟台师范学院等历史阶段,2006年,更名为鲁东大学,正式改建为综合性大学。83年的发展过程中,学校秉承“厚德、博学、日新、笃行”的校训,孕育了“求是至善、尚实致用”的校风,培育了鲁大人厚德的品格、博学包容的胸怀、求是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态度、谦逊朴实的作风和无私奉献的“红烛精神”。
  齐鲁晚报:鲁东大学培养了大量教师人才,您认为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李清山:大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人才,而培养人才的关键是拥有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师资队伍。
  学校一贯秉承“学高为师,身正是范”的教育传统,引导教师切实肩负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齐鲁晚报:在新时代的环境下,“90后”大学生也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您觉得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怎样认知自己的大学生活,如何定位自己未来的发展走向?
  李清山:“90后”青年学生在信息化时代的影响下,与社会接触更密切,眼界更宽阔、思维更敏捷,同样受到的诱惑也更多。
  作为一名现代大学生,要珍惜学习时光,练就过硬本领。要把修身与做人放在重要位置;学会交往、学会共事,善于处理好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正确对待自己、尊重他人,努力培养团结协作的品质和能力;正确面对挫折、增强个人自信心,努力使自己成为有文化、讲礼貌、诚实守信、品德高尚的新时代大学生。
  齐鲁晚报:作为一名大学校长,您是否有特别认可的观点或理念?
  李清山:2013年,我们提出了“学在鲁大”理念。作为办学理念,“学在鲁大”指导学校努力创造和提供适宜学生全面发展的优质资源,打造社会认可、有广泛影响的教育品牌。
  作为鲁大文化特色,“学在鲁大”倡导“爱心慈善,助人成才”,以物质帮扶“暖心”,以精神帮扶“助心”,以结对帮扶“连心”,让师生在学校文化中感受,在感受中感动,在感动中净化心灵,从而形成健全的思想与人格,激发师生爱校、建校的热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