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医学院药学院院长王慧云持家有道
做儿子眼中的开明妈妈
2013年09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济宁医学院药学院院长王慧云是一位贤妻良母。
     本报见习记者 王在辉

  和家人相处之道
有话直说不猜忌

  14日,记者在济宁医学院日照校区见到了王慧云。提起自己的家人脸上洋溢着幸福。“我们一家人都很和睦,相处得很好。调到日照校区之后,一直是两地跑,那时候孩子和老人还在济宁,每个周末坐火车回家,等车、倒车、一趟接近6个小时,非常辛苦。”
  因为工作调动,王慧云两地奔波,孩子只能交给家里老人帮忙照顾。“济宁到日照的火车很少,很不方便,所以都是去兖州转车,还要提前去等。每次回家就买很多东西,冰箱塞得满满的。”王慧云说,“家里老人不会买东西,出去也不方便,所以每次我回家都要买好一个周的吃的、用的。”
  “我这人性格比较开朗,有事就说出来,婆婆人也很好,有啥说啥从来不猜忌。”据王慧云介绍,她和老公是高中同学,比较了解,感情非常牢固,跟家人相处得都非常和睦。
  2007年,为了照顾孩子上学,一家人迁到了日照。家里两位老人也都接到日照了,帮忙照顾孩子,她照顾他们也方便。王慧云的老公也调到日照一家外资企业上班,但是现在派到张家港那边了,两周回来一次,也是五六个小时的车程。两地奔波了几年,彼此也能理解工作的辛苦。
给儿子留面子
被夸很开明

  “我记得儿子初三的时候,在学校捣乱,老师就请家长去学校。那时就从书上学到一些相处的方法,要给孩子面子,孩子一定会回报给你。老师批评他们的时候,我就一直没说话,后来我就对老师说我们家孩子比较讲义气,他说了下次不会犯了,承诺了就肯定能做到,请老师放心。当时我没批评儿子,也是要给他留面子。”王慧云笑着说。
  在回家的路上,孩子就很内疚,问妈妈是不是生气了。王慧云跟儿子沟通了一番,说是自己没把儿子教育好,自己也是老师能体谅老师的心情,从那以后孩子表现得非常好。
  王慧云对儿子非常上心,在孩子成长的不同时期,都会有不同的沟通方式,这些从一些细节上就能看出来。“那时候儿子上初三,有次去台湾回来,带了个小礼物,我就跟儿子开玩笑说让他送给女朋友。”
  从孩子的角度来讲,一定很喜欢跟这样的妈妈交流。当时儿子就一脸惊讶地问:“真的吗?我谈女朋友你不得揍我啊。”王慧云就告诉儿子这个年龄有喜欢的女孩是正常的,但是别影响了学习。”王慧云说着就笑了。
  那时候儿子就夸妈妈很开明,那天从晚上七点一直跟她聊到晚上十点半,从此以后无论是生活上的还是学习上的事都会跟她沟通。
中秋是团聚日
陪陪家里老人

  回忆小时候的中秋节,王慧云说:“小时候过中秋,一个小孩一小块儿月饼,还不舍得吃。我在农村长大,中秋的时候正是农忙的时候,就是邻村有加工月饼的,做几个月饼分着吃,那时候的月饼可香可甜了。”
  中秋节只要有假期,就一定回家陪老人一起过。如果学校不放假,就等到国庆节或者在中秋之前的周末回家,一家人做一桌子菜一起庆祝,中秋是个团聚的日子,主要是陪陪家里的老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