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打假主要靠举报
上半年取缔12个黑作坊
2014年11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济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监管处负责人介绍,瓶(桶)装水属于饮料,由于保质期短、外桶搬运时容易破坏密封,容易出现大肠杆菌不达标的情况,所以一直是监管重点。目前对大桶水的监管主要通过日常巡查、专项整治和监督检验。
  “目前全市有70家左右获证生产企业,包括单生产瓶装水、桶装水或同时生产瓶装水桶装水的。”该负责人介绍,饮用桶装水的生产条件要求严格,绝对不允许无证生产。“饮用桶装水只能由获证企业生产,不允许小作坊形式存在,小作坊都是黑窝点,发现一个打一个。”
  该负责人介绍,桶装水黑窝点确实存在,每年都有被举报被查处的。“今年上半年就查出了12个饮用水黑作坊,都是在区县的城乡接合部,生产条件差,有的只简单过滤,有的直接灌自来水,有的是地下水直接灌。多数同时生产无证桶装水、使用品牌桶装水桶灌水,有的还生产标识和封膜假冒品牌桶装水。”
  而对市民关注的“假水”问题,该负责人说,假冒产品的认定由厂家说了算,打假是和企业一同打假,进行处理时也需要由企业出具假冒证明。“正规水站售假,水站卖出的,存在监管难点,桶装水保质期短,证据难留存,检查时假水藏在真水站的情况也可能存在。所以在查黑窝点和打假方面还是要依靠举报。”
  “从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看,专业市场和写字楼是无QS认证桶装水和假冒水的主要集散地。”该负责人介绍,每年对饮用桶装水厂至少有2次抽查,而今年上半年共抽取70家获证企业的152个样品,包括瓶装、桶装矿泉水、山泉水和纯净水。合格149个批次,合格率98.02%,取缔无证黑作坊12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