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回头看    种种成效列清单
2014年11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社区是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神经末梢的敏感度怎么样,考验着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诚意。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甸柳辖区内的党员干部走家串户,不断创新法子为居民做实事,夯实了群众基础,盘活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盘棋。
  文/片 本报记者 崔岩 通讯员 刘亚男     

家门口出了“托老所”
  今年10月,位于甸柳第二社区的燕柳老年公寓投入使用。该老年公寓集老年人颐养、健身、休闲、娱乐和医疗保健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是一家专业化养老机构。而甸柳第一社区作为居家养老试点社区,也开辟出一条有利于社区发展、社区和谐、社区进步的“家和邻乐”惠民项目。“社区妈妈团”主要是为本社区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老年人提供家政服务,并且由社区为“社区妈妈团”成员发放工资。
社区就有图书馆
  9月份,甸柳第四社区居委会和甸柳第二社区居委会的社区图书室相继开馆,每个图书馆存数3000余册,涉及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军事等类别。为了便于居民查阅资料,图书室里还安装了十几台电脑。而前来借书的居民只需要在图书室门口刷一下一卡通即可借书。自此以后,甸柳新村的居民可以在家门口借书看了!
打造半小时就业服务圈 
  “就业e站”是甸柳街道去年自主研发、今年6月安装使用的。最大亮点就是将平台分为失业了、找工作、想创业、要培训、需援助、社保服务指南、最新消息七大模块,涵盖了全部就业创业相关政策及办事指南,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根据个人需求全面了解相关就业信息,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无缝隙就业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社区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服务需求。
便民市场“联袂整容”
  如何让老百姓“菜篮子”拎得更舒心?甸柳街道办事处把“小菜场”当成服务民生的大文章来做,近年来,四处规范整洁的便民市场出现在了居民面前。甸柳第一社区居委会西侧“早餐街”、甸新东路、甸新南路便民市场,如今都变换成了整洁规范的新摸样,而甸柳吉祥苑地下副食品农贸市场也正在向“超市”方向靠拢。
开启智慧“信息生活”
  很多居民朋友喜欢刷微信朋友圈,咱甸柳街道办事处也有自己的微信公共账号了。甸柳新村街道党工委借鉴智能手机上的“微信”服务功能,开创了以微信平台搭建为民惠民桥梁,领跑基层党组织“最后一公里”的行动。把这个加入朋友圈,每天都能接收到最新的政府服务、市区新闻以及便民信息。还犹豫什么,赶紧拿起手机扫二维码或者查找微信号“dianliuxincun”,加“甸柳新村”的微信好友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