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店已谢犹芬芳
2013年09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孙葆元
  现在茶叶店林立,泉城的茶叶市场已成全国最著名的茶叶集散地之一。有好茶叶没有好水不算好茶饮,济南水好,什么茶叶来了都能在这里的水中沁出它的本色。然而我还是怀念着鸿祥茶庄,它是泉城的一朵茉莉花,枯萎了,放到茶叶里,依然芬芳。
  有一个谜语,一句一字,打老泉城路上的一个店名:百灵鸟江边站,小羊穿衣衫,草木丛中一人立,壮士头上戴草冠。谜底是:鸿祥茶庄。
  泉城路没改造时,鸿祥茶庄在老百货大楼西邻,店面阔达,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济南少有的茶叶专营店。济南卖茶叶与京津不同,京津一带茶事一律在专营店,别处买不到茶叶。济南不同,茶叶在任何食品点、糕点店都有卖,像鸿祥茶庄这样的店没有几家,所以那店就有名家的范儿。进得店来,茶香袭人,迎面玻璃柜台明亮,陈列各种茶叶的样品,柜台后架子上一排大型青花瓷茶罐,要买什么茶,营业员从罐中取出早已包好的小包,除非你成斤购买才上秤称量。店两侧设典雅的红木桌椅,一边一个花架,架上的花盆里栽着巨大的茉莉花树,虬枝繁花,碧叶白花开得兴旺,进门便陶醉在香里,不知是茉莉树上的花香还是茶叶罐里的茶香。
  那时茶叶品种按香型、等级划分,香型除了茉莉就是竺兰,绿茶很少且昂贵,济南人买的不多,就有济南人爱喝茉莉花茶之说,其实济南人也爱喝龙井、毛尖、碧螺春之类,只是那个凭票购买一切副食品的时代,普通市民的那点收入买不起那种高档的名茶。
  茶叶要凭票购买,大概一个季度一人半斤。老茶客显然不够,有不喝茶的,就把茶票送人,获得赠票者感激不尽,想方设法出力报答。茶叶珍稀,茶店名贵,喝茶就是高档的生活享受了。你去拜访友人,一般人家会给你倒一碗白开水,以示尊敬,倘若主人给你沏一杯茶,那就是敬重了。济南人的重礼都在茶上。有的人家就不分亲疏远近,凡上门的都是贵客。这些人家多有闲居在家的老人,准备一个半尺高的瓷茶壶,春秋冬三季,茶壶都被一只棉絮套子罩着,那是保温。早晨即把茶沏上,有客待客,没客自饮。茶杯洗得一尘不染,客人来了,掂起一只茶杯,一倾壶嘴就有了,不用现沏,省了许多麻烦。一壶茶喝一天,喝到晚上,水无茶色,就剩下意思了。客气过火了,也虚套,老济南人见面不管在哪里,打招呼就说,家去喝一碗吧?其实对方正急着赶火车,亦或急着上厕所。
  同学的邻居是个老头,一辈子无儿无女,此人有三好:好茶好烟好酒。一辈子的钱就买了这三样东西。他喝茶酽,一把茶叶放到紫砂壶里,喝两遍就不喝了,让院里的孩子们喝,孩子们喝得直说苦。据说他那壶里养起了茶山,没有茶叶时,只把开水倒进去就能冲出茶来。孩子们就打趣他,说他肚子里茶山、酒根、烟袋油子什么都有。
  渐渐地,工厂开始发放高温茶,缓解了茶叶的稀缺,工人们慷慨,暑热的夏天沏一大搪瓷缸子茶凉着,去干活,回来茶便放凉了,再喝,解渴又去暑。有爱沾小便宜的,自己不沏茶,专偷别人凉着的茶水喝,又怕别人嘴脏,于是专挑瓷缸子把手上方那一点地方。你也找那个地方,我也找那个地方,结果瓷缸子把手上方就是十几张嘴都去喝的地方!
  我还是怀念着鸿祥茶庄,它是泉城的一朵茉莉花,枯萎了,放到茶叶里,依然芬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