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不失声,新闻凸显厚度
两个月追踪,助推地方法规出台
2014年11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臧振   

  从今年3月起,本报对城市建筑垃圾治理的报道持续了两个多月,引起巨大的反响,淄博市主要领导批示,首部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出台。这组对社会热点关注的新闻,显现出了应有的厚度。
  3月3日,本报“市长我想对你说”热线接到市民反映,高新区四宝山镇迎仙村东边一条深约十几米的大沟连续多日被倒入大量建筑垃圾,多位村民表达出了对水源污染的担忧。
  3月4日,高新区城管局现场执法,查获了一辆违规渣土运输车,并表示将随时监控迎仙村东大沟,再发现乱倒建筑垃圾行为,从严从重查处。
  随后的一周,本报对城区十多处建筑垃圾私倒点进行了曝光,并全程跟踪暗访违法渣土车运输。住建、国土、城管等部门对相关私倒点进行了检查,重点清理道路沿线建筑垃圾,并查处了一批非法渣土车。
  3月10日,本报探访了淄博市首家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一家政府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却遇到了不小的困难:收不到原料,产品卖不出去。产销两头都遇堵的窘况,应该如何解决?董事长曹伟说,尽快形成淄博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是关键。
  而在本报邀请律师、城建专家、人大代表、相关部门的讨论中,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再次成为了焦点,有关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淄博首部建筑垃圾管理办法的制定已提上日程。
  3月28日,淄博市首部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出台,规定建筑垃圾将优先进行资源化处置,并明确了十几个部门的职责,本报进行了重点解读。
  5月,管理办法出台后首次集中整治行动启动,重点查处随意堆放、倾倒建筑垃圾等8类违法处置建筑垃圾行为。
  像建筑垃圾一样的社会热点,本报还将继续关注,并及时将市民的声音反映给有关部门,在不断追踪中寻求解决途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