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险被抓去台湾访台时被山东老兵“追赶”
山东老乡陈昌本的台湾情
2014年10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陈昌本近照
   □陈敬刚                      
  我国第一部室内电视连续剧《渴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该剧被称为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上转折性的里程碑,其高达90%以上的收视率几乎成为一个时代的神话,曾囊括飞天奖、金鹰奖等全部国家电视剧最高奖项。但很少有人知道,当时主持策划《渴望》的是著名山东青岛籍作家、原国家文化部副部长陈昌本。更加鲜为人知的是,作为齐鲁儿女的陈昌本与许多身在台湾的山东籍台胞有着血浓于水的深厚情感……
  国民党撤退大陆前,险被抓去台湾
  按照家乡的传统辈分,陈昌本是笔者的本家爷爷。日前笔者以“同族本家”的身份在其位于北京的家中看望了这位已近耄耋之年的新中国文化界高层领导。闲谈中精神矍铄的爷爷情不自禁地开启记忆的闸门,对笔者娓娓道来那记忆犹新的昨天。谈到为什么自己对许多身在台湾的齐鲁同胞的命运如此关切,陈昌本坦言这与自己的亲身经历不无关系。他说——
  1949年春天,从青岛海运去台湾的老兵,多是被国民党军队抓走的。我自己也经历了这场劫难。那年我14岁,还是个学生。国民党临撤退时在我的家乡青岛市夏庄镇一带进行拉网式抓兵,从壮丁到小学生见人就抓,我当时先是藏在麦田里,被逼得走投无路,最后躲到了丹山村小学校教师宿舍的阁棚上,多亏学校里的老教师与前来搜查的国民党军官巧妙周旋,才避免了被抓的命运。可是像我这样得以逃脱的只是一些幸运儿,那几天里,被抓走了上千人!也许正是因为我差一点被抓住,还眼睁睁看着许多乡亲被抓走,才使我总是牵挂着被捆上军舰的乡亲们。 
  后来自己与台湾老兵的第一次接触,是上世纪80年代带团到美国拍摄电视片《访美纪行》,当时我担任北京市广电总局局长兼北京市电视台台长的职务。一天在旧金山华人街的一个小饭铺里遇到一位操青岛口音的中年人,“乡音忽惊闻,相看是故人”,一询问,他竟是从青岛抓到台湾的老兵,退役后在台湾无法谋生,便联络了几位老兵到美国创业。他对我们极热情,吃了他的炒饼怎么也不肯要钱,说是见了故乡人,亲啊!我当时就萌发了写一写他们的人生命运之意。当我把此意告诉我的这位老乡时,他深情地说:“我们这些老兵的艰辛和思乡情,每个人都能写一本书,一言难尽啊,等到我们能回故乡的时候,咱们坐在热炕头上,喝着即墨地瓜酒细聊吧!”我理解他不能细谈的难言之隐,给他留下了我的名片,相约等他回故乡时,在家乡见面。但是,回国后,因工作变动,住址、电话变化多,这位老兵一直没有跟我联系上,也不知他回没回过故乡。
在台湾与山东老兵数次擦肩错过
  我和故乡的台湾老兵相见的第二次机遇,竟被我无意间错失了。上世纪90年代,海峡两岸关系有所好转,我带一个文化交流代表团访问台湾,因为走得仓促,没有来得及打听故乡的台湾老兵在台的地址。没想到,到台湾后,故乡的老兵却追着我的行踪,找我这个老乡去他们那里团聚。他们在《联合报》上看到我的照片和姓名,觉得像是自己的老乡,立即打电话追寻,问此人是不是青岛夏庄丹山的陈昌本,要求相见共叙乡情。可惜,在台访问期间,总是从一个城市离开后才能登报,故乡的老兵们追着报纸上的新闻找我,总是追不上。我直到在高雄机场,临上飞机离台时,才看到了接待单位转来的丹山老兵们写的便条:“陈先生,您就是青岛市夏庄镇的丹山人陈昌本吧?你的故乡来台的老兵和家人,听说你赴台访问,都想见见您,一起叙叙乡情,拉拉家常,等着你的电话,盼听你的乡音。”我看了便条,急忙按纸条上的电话号码打电话,却怎么也打不通。
  回到大陆,故乡丹山村政府的电话打来了:说是在我访台期间,好几位台湾老兵打电话到丹山,问文化交流代表团团长陈昌本是不是当年丹山村那个小名叫“小宝”的陈昌本?我拿着话筒禁不住热泪纵横:台湾老兵们历尽40年沧桑,竟然还记着故乡的十几岁孩子的小名!而我呢?已经到了台湾,却没能见到这些乡亲!我感到十分难过:如果我到台北的第一天,就见到纸条,我宁可放弃到花莲、高雄等地访问,也要和故乡的老兵和家人们促膝深谈上几天几宿。人熟情深,一定会谈得深刻、真挚。可惜,我丢失了这个宝贵的机会,真是悔之莫及啊!……
  这一切,后来都被我写在了自己为报告文学女作家于秀所著的《台湾老兵》一书的序言中。我真的很感谢她,因为她帮我圆了一个做了很久的梦。我一直想写一写台湾老兵的乡愁、乡情、乡恋,写一写他们盼归、盼团圆的情思。在为这本书写序的时候,我再次流下了泪水……
多年乡情难忘丹山岭
  陈昌本的记忆穿越了近七十年的时空,回到了自己那难忘的童年。他无限深情地告诉笔者:“我出生在山东青岛郊区的丹山村,小时候经常一个人爬上村外的丹山岭,眺望着远处的石门山,陷入无尽的浮想中:越过巅峰上面那两根“天柱”,真的就能登上传说中的灵霄殿了吗?真的有十个儿子就能开启石门山的石柜取出宝藏吗?有九个儿子一个女婿的老汉真的把手夹在石柜里了吗……
  陈昌本告诉笔者,自己多年来发表作品所采用的笔名一直是“鲁丹”,因为自己的家乡是位于青岛市城阳区夏庄社区的丹山村。“鲁丹”即山东和丹山之意!这个名字入木三分地包含着陈昌本对故乡的一片深深的眷恋和怀念之情:自己身在北京,与家乡千里之遥,但故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却无时无刻不魂牵梦绕在自己的心头。陈昌本曾经以家乡和自己的童年生活经历为背景,写下了《花海》系列小说(共计六篇)。他根据家乡的地形地貌(远望丹山岭,就像一只俯卧的老虎),在小说中将丹山命名为“卧虎山” 。
  陈昌本中学时代大部分时间居住在青岛市区,因此,对于“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以及“琴屿飘灯、海上明珠”这些特殊意义上的优美词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深刻了解。
  陈昌本与电视结缘是在1984年,他被调到北京电视台担任台长不久又升任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局长。1987年,他与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几员大将在西山脚下找到一个部队的两个旧篮球训练馆,他把北京电视台和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家底全押了上去,投进200万元,将这两个篮球馆改建成简陋的室内电视连续剧拍摄大棚。这就是1987年准备拍摄我国第一部室内电视连续剧《渴望》的序曲。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