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墙接地气才有生命力
2014年10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甘泉          

  近日,笔者路过闵子骞路,看到历城区山大街道办事处在该路段开辟建设的突出孝文化的文化墙,不仅烘托了创城,而且紧挨闵子骞墓,既达到了让外地人了解济南、同时了解闵子骞相关故事之效,也深受市民喜爱,有不少家长专门带着孩子前来观看。
  当下省城众多小区、街道的文化墙一开始吸引人驻足观看,但时间不长就冷落萧条。分析原因,是因为一些文化墙的建设起点不高,东拼西凑,没有突出济南的历史文化特色、切入该地段的人文生活沉淀,有的甚至当成了应景工程。
  闵子骞路上这组突出孝文化历史故事的文化墙之所以受青睐,愚以为,除了定位选题准确,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注意了群众性,即接地气,突出和结合了当地的历史人文,符合了市民的学习习惯以及品味和口味,较好地避免了水土不服的问题。
  由该处文化墙的受众率高,笔者想到了省城文化墙建设如何接地气。第一,不能闭门造车,冥思苦想,必须广泛征求辖区内居民意见,挖掘人们喜闻乐见的题材。第二,是不是真正反映当地特色,以及是否符合群众口味,不妨把建设文化墙的预案进行发布,优中选优后再去制作。第三,下棋找高手,有了接地气的选题,在文化墙的施工上,要选择资质高的单位或广告公司负责,做到精心策划,图文并茂,引人入胜,增加正能量。第四,文化墙的维护不能有临时观念以及应付凑合的思想,特别是要破除作为显示政绩的场所的思想,切实保证建设质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