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河公园
商河城区水生态走廊
2014年10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周末,静谧的滨河公园吸引了垂钓者。               本报记者 陈文进 摄
  优雅的广场鸽给市民休闲、娱乐带来了新的乐趣。              本报记者 陈文进 摄
     沿商河县城南部的滨河路一路前行,可以看到沿河区域三步一石、五步一景,这里便是滨河公园。总面积15.2公顷的滨河公园,依河而建,因河而兴,构成了商河城区的水生态走廊。

  本报见习记者 张九龙
本报记者 蒋龙龙    

生态商河的一个缩影
  滨河公园的核心区域位于县城南部滨河路、彩虹路、商中河、文昌北街合围区域,占地面积15.2公顷,其中水面占到4公顷。初到滨河公园,很容易被这里河道交叉的景象所吸引。据了解,滨河公园左邻商中河,右临文昌河,商中河与文昌河、长青河连为一体,形成一条环绕县城的生态景观水系。
  河里的水质究竟好不好,生活在其中的鱼儿数量最有指标意义。记者注意到,在滨河公园的河道边,走几步就能看到有市民在此垂钓。市民张先生介绍:“自从滨河公园建好以后,水质也得到了改善,河里的鱼越来越多。周围的市民经常来钓鱼,只要天气好,我一般都会过来。”在张先生的渔网里,十来条小鱼活蹦乱跳,很是显眼。
  张先生告诉记者,今年降水较少,河道水位下降了约一米,鱼的数量也有所下降。“以前水多的时候,能钓到不少大个头的鲫鱼、鲢鱼,运气好的时候还能捞到蟹子。”张先生表示,网里的这些鱼都是上午刚钓上来的,“今天钓的鱼都比较小,一会儿会把它们放回河里。”听到这番话,记者有些不解,他进一步解释,“我们这些经常来钓鱼人的都会这样做,大家钓鱼是为了打发时间、图个乐趣,并不是专门捕鱼吃的。所以,我们遇到小鱼就会把它们放生,让他们继续生长,这样对生态好。”
  政府投资进行环境整治,改善了城市的居住环境;在环境的改善下,市民生态环保意识得到提高,又进一步促进了环境的改善,从而形成了良性的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是商河生态立县观念深入人心的一个缩影。
河两岸遍布特色景观
  除了对水体进行治理以外,滨河公园还对沿岸环境进行整治提升。从2009年开始,滨河公园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先后打造了主入口广场、和平鸽广场、柳林广场、湖心岛、三趣园、垂钓平台、太极广场、观景平台及商河八景文化墙等各类景观内容。
  公园北侧的三祝亭是公园的标志性建筑,除了造型古色古香以外,它还有个特殊的“身世”。据记载,春秋齐桓公时期在商河地区,出现了一位叫做麦丘邑人的贤者。借给齐桓公祝酒的机会,他三次劝谏桓公要以民为本,对齐桓公有所教诲,使之心悦诚服,这就是“麦丘三祝”的典故。据滨河公园的潘主任介绍,为了纪念这一段历史,公园专门建造了三祝亭,并聘请山东大学徐超教授题写亭名和楹联,进一步丰富了滨河公园的文化内涵。
  几株苍榆下老枣旁,依岸傍水建造的是三趣园。这是一处精致的古典园林院落,后院种植着四季常绿的花木,堆叠的山石上悬泉飞瀑,水池中鱼儿游来游去,别有一番情趣。据了解,主体建筑三趣堂是商河县园林研究会、商河县赏石协会的所在地,园内种植了几十种盆景,并有大量的奇石供游人观赏。
  相较于三祝亭和三趣园的“人文范儿”,公园南侧的和平鸽广场则更显亲近感。广场的草坪上,洁白的和平鸽在悠闲地散步,几只调皮的鸽子在互相追逐嬉戏,鸽舍屋顶的鸽子一字站立,排成整齐的队伍,威风凛凛。潘主任介绍:“这些鸽子每天早晚两次喂食,喂食的时候都会飞出来,景象很壮观,很受市民喜爱。”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