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域高压、次高压天然气管网规划评审会议召开
增门站引外援增强滨州气动力
2014年10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月10月29日(记者 郗运红) 29日,滨州市域高压、次高压天然气管网规划评审会议在滨州召开。会议就《滨州市域高压、次高压天然气管网规划》进行汇报,并获得专家组一致通过。
  随着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全市燃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据了解,全市目前气源主要是中石油沧淄线,2013年天然气总消耗量5.3亿方,人均134方,比全省人均80方高54方;人工煤气3.1亿方;液化石油气0.47亿方;中心城、邹平县、博兴县用气量分别占到了24.1%、30.3%、29.3%。
  而气源供应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天然气现状气源为中石油沧淄线,气源单一,供气可靠性差。
  各区县城镇天然气发展不均衡,地域差别较大,部分区县供气量严重不足,甚至没有管道天然气气源,严重制约城镇天然气事业发展。
  现状管网布局缺少规划,各自为政,管网交叉严重,存在安全隐患,敷设管道管径偏小,没有充分考虑未来发展。
  随着“煤改气”的进行,冬季气源紧张问题日益突出,亟需建设多点联合供气的高压管网,推进“煤改气”行动进程。
  因此2014年滨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气化滨州”战略。5月,滨州市委托山东建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滨州市市域天然气高压次高压规划。近期将建设门站,引自沧淄线、济青二线、泰青威潍东线气源。同时在滨州市东部、北部、西部建设高压管线。中期建设的门站,引自辛集至无棣高压管线气源和中石化天津山东LNG管线。远期将建设的门站,引进中石化天津山东LNG专线气源及中石油冀宁线、永泰线德州至滨州支线(中俄东线气源)。
  与会专家和领导听取了《规划》成果汇报,审阅了规划资料,建议进一步核实人工燃气、天然气等气源的需求量,并与各县区用气需求和燃气设施现状对接,进一步完善各级燃气管网,保证各县区乡镇和园区用气需求及安全运行要求。
  滨州市域高压、次高压天然气管网规划评审会议召开。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